1、解释生产效率与配置效率的区别。
答:生产效率是指以可能的最低成本生产产品或服务的状态;配置效率是指生产反映出消费者偏好的状态,每一种产品或服务被生产至最后一单位产量给予消费者的边际收益等于生产它的边际成本。 2、各举一个实证陈述和规范陈述的例子。
答:实证陈述是关于事实的陈述,实证要回答的是“是什么”,能够被证明是正确的或不正确的陈述,如:温家宝是中国的国务院总理。规范陈述是关于“应该是什么”的一种观点,如:中国的国务院总理应该由一位少数民族的女性来担任。
3、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反而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会涨价,农民因此而增加收入。试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
答案:气候不好对农民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歉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减少,这表现为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5分)如果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即需求曲线保持不变,那么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将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5分)一般地说,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3分),由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知,此时农民的农业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上升而增加。(3分)因而在需求状况不因气候不好发生变化并且对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气候不好引致的农业歉收对农民增加收入是有利的。(3分)当然,若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者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将不因气候不好而得到更多的收入。(1分)
4、试用供求理论及弹性理论分析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要限制石油产量?
、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缺乏弹性。(4分)当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降低产量即减少石油供给时,会导致石油价格上升。(4分)而石油为需求缺乏弹性商品,在价格上升时,价格上升幅度大于需求量下降幅度。(4分)这从短期来看会增加该组织成员国的收益,从长远看也有利于世界市场的稳定。(4分)若该组织不限制石油的生产,则成员国将因为价格下跌而减少其收益。(4分)
5、如果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已经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律?
答: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完整的商品单位,它是边际效用递减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鞋子。对四轮车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子才成为一个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车轮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
6、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观察到一种现象,即水是人们不可离开的东西,使用价值很大,钻石却是一种对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水却没有价格,而钻石的价格十分昂贵,这是什么原因?
答:水是人的生活所必须的,在人的生活的必需范围内边际效用很大,但它在亚当.斯密时代里,水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它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等于零,所以,它就没有价格;反之,钻石对每一个人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对一部分人来说却特别喜欢它,因数量有限,它的边际效用就显得较大。物以稀为贵,它就有了价格。
7、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生产者在既定产量条件下会力求实现最小的成本。
K
A
A/ a A// K1 E b Q
L1B//B/ B L 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如图,3条等成本线具有相同的斜率(表两要素的价格是既定的)。但代表3个不同的成本量。但成本线AB代表的成本>等成本线AB,成本线AB代表的成本>等成本线AB。
唯一的等产量曲线Q与其中一条等成本线AB相切于点E,这就是生产的均衡点或最优要素组合点。它表示:在既定的产量条件下,生产者应该选择E点的要素组合(OK1,OL1),才能实现最小的成本。
原因:等成本线AB的成本较低。但它于Q既无交点又无切点,它无法实现Q所代表的产量。AB与Q交于a、b点,但AB的成本过多,通过沿Q由a点向E点或由b点向E点的移动,都可获得相同的产量而使成本下降。所以,只有在切点E,才是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8、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把厂商的等产量曲线和相应的等成本线画在同一平面坐标中,就可以确定厂商在既定成本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即生产的均衡点。 K
A a
K1 E Q3
Q2 b Q1 O L1 B L 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图中,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其中一条等产量曲线Q2相切于点E,该点就是生产的均衡点。表示,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厂商应该按照E点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即劳动投入量为OL1和资本投入量OK1。这样,厂商就会获得最大的产量。
为什么E点就是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点呢?这需要分析代表既定成本的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三条等产量曲线Q1、Q2、Q3之间的关系。先看等产量线Q3,Q3代表的产量高于Q2,但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Q3既无
//
//
//
//
/
/
////
交点又无切点。表明Q3的产量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因为厂商利用既定成本只能购买位于AB线上或线内区域的要素组合。再看Q1。Q1与AB相交于a、b两点,但Q1所代表的产量是较低的。因为,此时厂商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只需由a点出发向右或由b点出发向左沿着既定的等成本线AB改变要素组和,就可提高产量。
只有在唯一的等成本线AB和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任何更高的产量在既定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任何更低的产量都是低效率的。 9、比较完全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并适当加以评论。 比较完全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并适当加以评论。
四种市场结构类型的比较
市场类型 厂商数量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很多 较多 少数几个 完全垄断 一个 产品同质 产品有差别 或同质或有差别 产品有特点且无替代品 农业 一般日用工业 产品性质 典型部门 新厂商加入的难易程度 容易 较易 短期有、长期无 短期有、长期无 通常情况下有 有无超额利润 汽车、钢铁、石油、不易 有色金属 公用事业 无法加入 有(但公营的公用事业有可能不存在超额利润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价格可以充分发挥其“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实现生产要素配置的最优化;
一般认为,完全垄断对经济是有害的 垄断竞争从总体上看利大于弊
寡头垄断在经济中十分重要,它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促进科技进步,但寡头之间的勾结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福利。
10、杰克逊法官在微软垄断案中表示:“有三个主要的事实可以证实微软公司在享受垄断的力量。第一,微软公司占有的适用于Intel兼容PC机的操作系统市场非常大,并且很稳定。第二,微软公司占有市场被很高的进入壁垒所保护。第三、在这种高进入壁垒的保护下,微软公司的顾客无法选择可以替代Windows的产品。”为什么这些要素与垄断有关?这三者很重要吗?如果不是,哪一个至关紧要?说出你的理由。 杰克逊法官在微软垄断案中表示:“有三个主要的事实可以证实微软公司在享受垄断的力量。第一,微软公司占有的适用于Intel兼容PC机的操作系统市场非常大,并且很稳定。第二,微软公司占有市场被很高的进入壁垒所保护。第三、在这种高进入壁垒的保护下,微软公司的顾客无法选择可以替代Windows的产品。”为什么这些要素与垄断有关?这三者很重要吗?如果不是,哪一个至关紧要?说出你的理由。
垄断的特点是市场中一个单独的卖者利用一些重要的进入壁垒控制一种产品的生产。垄断形成的条件是|:在这个市场上只有唯一的卖者,对这个卖者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没有直接的替代物;该市场中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竞争,任何其他企业都不能进入这一行业。
杰克逊法官所说的三种要素恰恰符合垄断的特征,这三种要素相互关联,但并不都是确定垄断与否的决定性条件。其中,市场集中只是形成垄断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如果某一产业无进入壁垒,即使有很高的市场集中度也难以最后形成垄断,因为其他企业随时都可能进入该行产业。因此,进入壁垒和无替代品这两个要素对决定垄断与否才是至关紧要的。对于PC操作系统的用户来说,网络的外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许多买者而言并不存在完全的替代品,而这种服务对其他竞争者来说又是一个重要的进入壁垒,这就决定了微软的垄断地位。
11.分析利息的作用。
利息是使用资本的报酬。 其作用有: (1)利息可以鼓励人们储蓄。
(2)利息可以调节资本需求。利率调高,借贷支付的利息就多,对资本的需求就少,利率调低,借贷支付的利息变少,对资本的需求增大。
(3)利息可以配置社会资源。由于有了利率,对投资就有了一种正常的、起码的、统一的资本收益率标准。高利率、高收益率不断地把有限资金导向社会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中去。12.简述洛伦茨曲线的运用。 洛伦茨曲线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各国收入分配比较。
第二,同一国家不同时期收入分配比较。 第三,分析收入分配政策的效应。
因为洛伦茨曲线反映的收入分配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这种分配同实际财产分配是不同的。实际财产分配还要受到历史和制度的原因影响,根据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这些国家的实际财产分配要比实际收入分配有较大的不平均程度。
13、材料1: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2008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材料2: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很多委员问我,为什么2004年很多省市的GDP都达到两位数,而国家的却只有9.5%?” 。“去年各省市统计的GDP比我们核算的多了3.9个百分点,这让我们很苦恼。” 材料3:2005年元月1日投资4.4亿元人民币改造的昆明火车站投入营运。但是,在3月9日昆明火车站站前广场中的小桥流水花园式建筑投入使用不到70天就被拆除了。据悉,这个站前广场耗资7900多万元,位于广场中央入口的音乐喷泉面积有1300多平方米,喷头达1000多个,中央水柱高达近30米,不仅是云南省内最大的音乐喷泉,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个设置在火车站的音乐喷泉。建设这样的音乐喷泉要花多少钱?拆除它又要花多少钱?这一建一拆,损失会有多大?
分析:1.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但是,是唯一的指标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