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买东西的学问 第2课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4 17:12: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

4. 买东西的学问

教学目标

1.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文明的消费者; 3.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 教学难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消费者保护方面的资料,做购物调查。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播放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妈妈到子群超市买菜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边看边思考:这样的消费者文明吗?你觉得有哪些不文明的购物习惯?

2.学生交流汇报。

3.揭示课题《买东西的学问》第2课时。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购物讲文明

(一)看一看,说一说。文文觉得下面买东西的习惯很不好。这些行为你遇到过吗?你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情景?

1.学生自行观察,并说说这些购物习惯好吗?如果不好,表现在哪些方面?

2.思考:在你平时的生活中,你有遇到过这样的购物行为吗? 3.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情景?

(如:明确表示不能试尝的商品,却悄悄地试尝;在不讲价专柜买商品时,为了讲价争得面红耳赤;把小件商品放在大商品里,逃避扫码付钱……

4.看到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想说的? 5.师小结。

我们在购物时需要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这既是必要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读一读,辩一辩,写一写。 1.学生自由默读 p33 案例。

2.辩论:你同意刘晓明的观点和做法吗?为什么?

(1)将学生分为两方,一方是同意刘晓明的观点和做法,另一方是不同意刘晓明的观点和做法。

(2)学生就两种不同的观点开展辩论。

(3)老师根据学生的辩论进行总结:刘晓明的观点和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新的商品不能打开包装,作为消费者就不能强行打开,而且还非常不礼貌,不是一位文明顾客。

3.写一写:如何做一个文明的顾客? 文明顾客的语言: 文明顾客的行为: (1)学生自由发挥。 (2)全班交流展示。

活动二:维权意识不能少 (一)出主意。

1.学生自由默读p34例子。边读边思考:采购终于结束了,文文看上去好像有点不开心。他遇到了什么事情呢?如果你遇到这些事情该怎么做?

(1)自由默读。 (2)汇报交流。 2.辨一辨:

(1)看看同学们都给文文出了些什么主意:一是算了算了,给他们看看口袋和书包也没什么,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二是你应该把这些坏了的彩笔狠狠地扔到结账台上,和他们吵,是他们售卖劣质商品。不要怕,我陪你去!

(2)辩一辩:同学们出的主意可取吗?

(3)师小结:同学们给文文出的主意都是不可取的。在购物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侵犯自己权益的行为,我们要有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要通过正常的渠道。

3.出主意:你觉得应该怎样做? 4.“小贴士”。

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不受侵害的权利,商家无权搜查顾客的身体或背包。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有权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弥补损失、赔礼道歉等。

(二)写一写:总结购物心得。 1.你说说你购物有什么心得。

2.文文把购物心得写了下来,请大家读一读。 购物是门大学问,几个要点该记牢。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买东西的学问 第2课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gir60hg4q8qp2012imx4yj364q360011k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