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环境问题及其实质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1 1:51: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进去·讲出来” 《鲁教版〃高中地理〃环境保护》导学案 设计者 徐州二中地理组

第一单元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环境问题及其实质

【学习目标】

1. 掌握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

2. 了解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环境问题的表现。 3. 理解并掌握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 【学习材料】

教材、导学案、投影片、视频、同步练习册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一)根据学习目标自读教材,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填空和判断: 1.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社会 活动作用下,环境向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变化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广义的环境问题包括 原因和 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按表现形式分为 和 。

3.环境问题按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可以分为 和 。 4.原生环境问题是指由 引起,而 人为因素或 人为因素参与的环境问题。

5.次生环境问题是指由 引起的环境问题。

6.采猎文明时期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以 和 为代表的生态问题。 农业文明时期人类面临的环境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等一系列 。 工业文明以来,全球性的 和 进一步加剧。

7.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和 。

8.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 问题、 问题。

9.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截然不同的环境问题,二者之间毫无关系。 ( ) 10.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发达国家面临的是环境污染。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破坏才是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 ) 11.自然灾害不是环境问题。 ( ) 12.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可以截然分开,它们之间没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 ) (二)提问质疑:在预习过程中对教材内容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并分小组研讨,经过讨论全组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提出。

1

“学进去·讲出来” 《鲁教版〃高中地理〃环境保护》导学案 设计者 徐州二中地理组

二、新课学习:

探究活动一:1、试列举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2、请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环境问题的分类方法,将以上环境问题分成两类,并说明理由。

探究活动二:1、请列举近几年来你关注的规模较大的自然灾害。

2、请列举你了解的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生态问题。

3、请说出你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

4、请将刚才列举的环境问题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分为两类。

5、试举一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复合效应”。

探究活动三: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过程框图

材料二: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在挂牌督办的黄河沿岸一家重点污染企业做调研时,企业负责人说:“偷排污水每年的净收益往往能达到几十万元,而环保部门最高罚款限额仅为10万元,我宁愿罚款。”

材料三:藏羚羊身上轻软细密的绒毛,可以用来制造一种叫做“沙图什”的披肩。 一条“沙图什” 最高售价可达4万美元一条。暴利的驱使使藏羚羊从九十年代初开始遭遇疯狂盗猎,藏羚羊的悲剧开始了。

以上材料分别反映什么环境问题。每个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巩固提升:

读右图,回答以下问题

? 1、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能典型的反映

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

? A 柏林 B 伦敦 C 旧金山 D 圣彼得堡 ? 2、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该认识到( )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2

“学进去·讲出来” 《鲁教版〃高中地理〃环境保护》导学案 设计者 徐州二中地理组

?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排污量大的企业 ?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 3、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

?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 ?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调整 四、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按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可将环境问题分为( )

A、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C、城市环境问题和农村环境问题 D、人为环境问题和自然环境问题 2、下列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

A、印度洋海啸 B、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 C、日本水俣事件 D、内蒙古草场的退化 3、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个人行为不会影响整体环境 B、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是有限的 C、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环境污染事件不可能涉及到其他国家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相矛盾 4、发展中国家的次生环境问题以什么为主( )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环境污染 D、生态破坏 5、下列有关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华金谷地的地下水被过度抽取,造成地面沉降 B、全球变暖是由于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氟利昂造成的 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是风力侵蚀的结果 D、臭氧层遭到破坏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 6、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

A、经济问题 B、社会问题 C、发展问题 D、协调问题 7、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是( ) A、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快

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C、发达国家不愿意到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

D、发展中国家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不愿意及时充分解决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 A、山西的农作物遭受寒潮的袭击

3

“学进去·讲出来” 《鲁教版〃高中地理〃环境保护》导学案 设计者 徐州二中地理组

B、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C、我国因水旱灾害,每年损失巨大

D、2000年春夏之交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出现蝗虫灾害,农作物因此而减产 二、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淮河流域自古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区,可现在却成为水旱灾害多发的地区。当地一曲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材料二:我国每年耕地一土净流失量高达262平方千米,而且荒漠化面积仍以较快速度扩展。2001年春季,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发生多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导致北京空气污染严重,迫使机场、公路交通无法正常运行,影响正常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早在1991年北京就被内罗毕国际会议列为\沙漠化边缘地区城市\。

材料三:随着我国北方人口的剧增,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埋深已经低于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结果造成植物枯死,土地失去植被保护,极易起沙扬尘。

(1)现在,我国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_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活动中发生的。

(3)近些年来,北京经常遭受沙尘暴影响,原因之一就是位于强劲的________风的下风向。 (4)影响我国北京的沙尘暴可以治理,可以预防。下列措施有助一地沙尘暴治理的是( ) ①在大面积露天矿的土地上种草②建设\三北\防护林 ③增强海洋水汽到达陆地的数量

④采取人工措施,大面积加快高山冰川融化 ⑤禁止山区毁林开荒、草原毁草开荒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5)近年来,我国近海多次发生赤潮,其主要原因是( ) A、洋流改变了热量平衡 B、厄尔尼诺现象引起了气候异常

C、人类活动向海洋排放的污染物,导致海水营养化

4

搜索更多关于: 环境问题及其实质导学案 的文档
环境问题及其实质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gpsg8230w2v3bv3zrf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