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崇仁二中7题。(4分) 赠从弟 刘桢
亭亭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 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其中以“上松”的坚忍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以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凋的顽强生命力,象征一种高洁、坚贞的情怀。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 ) (2分)
A.诗的前四句集中笔墨写松树的内在品格,后四句则重笔描写松树的外在形象。
B.颈联通过描写松柏在残酷的冰雪环境中却仍然是那么挺拔壮美,再一次衬托了松树不畏严寒的精神与高尚纯洁的傲骨。
c.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高贵气节。
D.全诗采用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 性格与抱负,另外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要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二)阅读下面言短,完成第8-11题。(12分) 秦穆失马
秦穆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追而及之岐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者,伤人。吾恐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