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 1.1全球能源概况 1.2中国能源概况 1.3能源战略思路 1.4电网发展与互联 1.5练习题: 2【特高压智能电网】
2.1特高压输电发展动因及研发历程 2.2能电网相关知识和应用 2.3智能电网相关知识和应用 2.4练习题目
3【全球能源互联网基本知识】 4【国家电网战略及企业文化】 5【国家战略以及企业文化】
1
1【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 1.1全球能源概况 1、全球能源态势:
(1)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前所未有; (2)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3)资源和环境对能源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强; (4)能源安全问题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5)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正在孕育发展。 2、全球能源特征:
(1)能源结构多元化(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
(2)能源开发清洁化(包括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和化石能源的洁净化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
(3)能源配置远程化(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不均衡分布使得能源资源的大范围配置成为必然);
(4)能源消费电气化(电能具有清洁、高效、便捷的优势。所有的一次能源都可以转换成电能,电能可以较为方便地转换为机械能、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源并实现精密控制。国家的电气化水平衡量指标:一是发电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二是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 (5)能源系统智能化(是指将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与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结合,实现各能源品种协调互补、能源流和信息流高度一体化融合。发达国家着力推进以智能电网为主要内容的能源系统智能化建设);
(6)能源资源金融化(是指基于传统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能源资源的市场价格与其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逐渐脱节,呈现出越来越强的金融属性的现象,其中以石油价格最为典型。具体体现:一是能源资源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金融投资和投机品种,能
2
源市场成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二是能源期货价格已经成为能源资源市场定价的主要依据;三是能源体系与金融体系的相互渗透和一体化趋势明显)。 1.2中国能源概况 1、能源禀赋
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化石能源相对不足。我国煤炭剩余储量居世界第3位。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处于早、中期阶段,未来还有资源储量增加的潜力。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水电技术可开发量为5.4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2、能源生产 我国已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
(1)煤炭生产:煤炭是我国的基础性能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四省(自治区)。
(2)石油生产:我国石油产量近年来保持平稳增长。我国是世界第5大石油生产国(前4位分别是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和伊朗)。西部和海上是我国未来石油开发的重点,处于勘探的早期和产量的上升期,是保持我国石油稳产的主要区域。
(3)天然气生产:我国天然气生产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产量增长较快。供应格局已呈现出“西气东输、海气上岸、北气南下”的局面。产量居世界第7位(前6位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伊朗、卡塔尔和挪威)。
(4)电力生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能源生产增速。我国是世界第2大电力生产国。
3、能源消费 (国家的电气化水平衡量指标:一是发电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二是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
(1)一次能源消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以及立足国内满足需求的能源方针,决定了我国将长期保持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2)终端能源消费: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优质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近年来明显加快,比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