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说明文的类型:
1、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可以将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两种,事物说明文就是解说实体事物的形状、结构、性质、用途、特征等内容的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是阐释抽象的事理、本质、关系、规律等的说明文。
2、从语言表达角度可将说明文分为平实性说明文(一般说明文)、生动说明文(科学小品文)两种。
二、抓住事物的特征。(本质特征)
事物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说明文,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总是说明的核心,只有把握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更好的了解被说明的事理、事物。
怎样抓住说明文的特征呢?
1、在明确了说明对象后,要从文章的说明事物的内容入手,从中理解、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一定要把握文章在说什么或在阐释一个怎样事理。 2、抓住文章中的中心句及关键性的词语。
有时题目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就直接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例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有时文中用中心句来概括事物的特征,例如《苏州园林》;有时则需要概括段落的要点加以总结,例如《中国石拱桥》的第二段指出:“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这种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注意要将事物或事理的表面特征与本质特征区分开。
三、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2、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3、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
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答题时,首先阅读文章主体部分,体会说明了哪些内容,再具体分析是哪种说明顺序。如《南州六月荔枝丹》分别说明了外壳、颜色、形状、大小、内膜、
果肉、果核等内容,是按照由外形到内部结构的顺序,是逻辑顺序。
四、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4、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5、下定义:科学简明准确地地说明了××事物××的本质特征/事理。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7、摹状貌:形象具体地描绘了事物的……的特点。 8、画图表:醒目直观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9、引资料:科学性资料一般是具体有力说明了事物的××特点。文学性资料是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具有文学色彩。 10、作诠释:具体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五、说明的结构
顺序和结构是两个概念。
说明顺序:具体是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文章结构:是文章各部分的组合方式。 结构形式: 1、总体结构:
①引出说明对象(引说部分)②阐释说明对象(主体部分)③总结说明对象(收尾部分) 2、基本模式:
①横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几个方面)②纵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果或制作过程)③纵横交错式。
就主体部分来说,由于段落之间的关系不同,形成了常见的几种常见的形式: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 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六、说明对象和说明事理
说明对象:说明文所说明的事物。(一般不必答事物的特点)。如《苏州园林》的说明对象就是苏州园林,《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的说明对象就是
针鼹。
说明内容:说明文所说明的主要内容。指文章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说明的主要事理。(要注意根据文章作答)如《苏州园林》介绍了苏州园林追求自然、成
一幅画的特点,《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从外形、特长、习性和繁殖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稀有动物针鼹;而事理性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介绍了花儿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概括说明内容的方法:
1、事物说明文概括说明内容的方法就是(1)介绍了某种事物的……主要特征;(2)介绍了某种事物几个方面的内容。
2、事理说明文通常要明确说明的事理,可以看看标题,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如《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就是说明了雨林毁灭将会造成世界性灾难。
七、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八、说明语言
本质特点:准确严密;科学小品文还具有生动形象性的特点。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这一特点答题。
答:(1)解释词语含义;(2)表达效果(所在句子的含义);(3)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而不是……;(4)这一词语(或短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特点。 类型2、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愿意为……,若删去,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的特点。 类型3、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或“”“生动”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方法:找到一个表准确或生动的词语,然后按照类型1来回答即可。
九、选文开头结尾与段落句子的作用:
1、开头的作用:A以……开头(概括文章内容);B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点明(引出)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并交代其主要特征;D引出下文的具体说明。
2、结尾的作用:A总结全文;B扣题; C与开头相呼应;D重述本文说明内容;E阐述研究的意义、价值等;F提出一些希望、展望、预测等。(根据具体内容做答)
3、其他语段和句子的作用:结构上主要是过渡、引出下文说明、总结上文说明内容等作用,内容上具体概括说明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