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沪教版-六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14: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六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卷(2017)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1.本试卷共25题,书写2分。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8分)

一、默写(10分)

1.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红泥小火炉。

3. 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看到农家丰盛的生活时,不禁写下“莫笑农家腊酒浑,

_________________。”

4.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月”似乎总能激起文人墨客的情思。杜甫《月夜忆舍弟》有诗“露

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月下独酌》中含有“月”的一联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6分)

5. 下列加点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逞强(chěng) 琳琅(lán) 招揽(lǎn) 济济一堂 ( jǐ ) ....B. 攥着(cuán ) 斑斓(lán) 镌刻(jùn) 拖男挈女 ( qì ) ....C. 烂漫(màn ) 老窖(jiào) 聒耳(tián) 纤薄单弱(qiān) ....D. 迸裂(bèng) 跳蚤(zǎo) 剿戮(lù) 不无裨益( bì ) ....6. 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月十五那天,大街上的人济济一堂,非常热闹。 ....

B. 盛开的白玉兰从高处向下说话,自然而然便有一种屈尊纡贵的神气。 ....C. 《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惟妙惟肖。 ....D. 一些农产品大幅涨价,疯涨速度令人叹为观止 ,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豆你玩”“玉....

米疯”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三、语言运用(2分)

7.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忙碌的蜜蜂在花丛

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娇媚的昙花选择在夜间开放,那是在教我们不要张扬。你从大自然中收获了什么启示呢?仿照划线句,写一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文言诗文阅读(15分)

四、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8题。(2分)

钱塘湖春行 春夜喜雨

白居易 杜甫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这两首诗都是律诗,第一首是七言律诗;第二首是五言律诗。 B. 第一首诗中钱塘湖指的是杭州西湖;第二首诗中锦官城指的是成都城。 C. 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D. 第一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第二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春雨“润物”

的喜悦之情。

五、阅读【甲】【乙】选文,完成9—13题(13分)

晏橘逾淮为枳(节选《晏子春秋》)

【甲】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谏齐景公(节选《晏子春秋》)

【乙】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祥,非治国之道也。”景公乃止。

1钟: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有大有小。古人很讲究音乐,尤其是宫中,所以齐景公要注:○

2胜:控制 筑台,在台上置钟。○

9. 两篇文章都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是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 (1分)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为其来也 为:于 B. 何以也? 以:用 ..C. 齐景公为高台 为:为了 D. 今复为钟 复:又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甲】从楚王“笑曰”可以看出楚王尴尬和自讨没趣的情形。 B. 【甲】楚王侮辱晏子的真正目的是要羞辱齐国。

C. 【乙】中齐景公最终停止筑钟的原因是听从了晏子的意见,听取百姓的心声。 D. 两篇文章都能看出晏子的临危不乱,反应灵敏的临场应变才能。 13. 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25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1分)

蚂蚁的文明

徐永康

①据统计,全世界有7000多种蚂蚁,它们的个体数远远超过所有其它陆生动物。蚂蚁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很强,______是高山洞穴,______冰天雪地,或是戈壁沙漠,到处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2昆虫学家发现,○蚂蚁是一种高级社团性昆虫。它们的行为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3刚出生的幼蚁,它们在专门的托儿所里度过自己的童年。在“托儿所”里有职业保育○

员,这些“保育员”经常带领“婴儿”在“托儿所”附近散步。蚂蚁一旦生病,有“医生”给以精心治疗。“医生”每天实行预防性检查。当蚂蚁受伤时,医生就会小心翼翼地舔它的患处,分泌一种胶质来为伤员治病。

4在南美洲有一种会种庄稼的蚂蚁,○它们先在树木裂缝中装满泥土,然后在这些独特的土地上栽种各式各样的作物。一到收获季节,所有成员全力以付,一起参加收割庄稼的劳动。有些蚂蚁家族利用自己的前院后宅来种植庄稼。它们把收得的果实作为粮食,而把又短又软的禾秸作为建筑材料。

5在墨西哥南部森林中,○有一种会放牧的蚂蚁。它们能豢养和放牧一种罕见的蝶形幼虫,以获取它们身上的分泌物。每晚,它们把幼虫驱赶到寄生植物的顶叶上去放牧;拂晓,蚂蚁又把幼虫赶回地面洞中,留下一些蚂蚁守卫。

6蚂蚁还具有一种类似人的感情。当同伴或幼蚁死亡时,蚂蚁明显地表现出闷闷不乐。○

它们还有送葬仪式哩。“掘坟穴工人”把已故者抬到坟地,坟地通常位于自己家园附近,掩埋深度为2~2.5厘米。

7罗马尼亚昆虫学家认为,○蚂蚁的某种先天性本能对其生命活动具有极大的意义。至于说到与人类的关系,某些专家认为,蚂蚁是害虫。这是因为,它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例如有些红蚁专鲸吞植物的根和茎,使农作物生长不良,甚至枯萎死亡。然而,有不少蚂蚁却是十分有益的,据有关昆虫学家称,有一种竹筒蚁可食害虫60种以上。在我国的台湾和福建,利用竹筒蚁防治甘蔗娄虫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前苏联科学家发现,有些蚂蚁是森林的天然保护者,因而他们正在对蚂蚁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和对植林效果的影响等进行研究。

14. 第①段中划线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 (2分)

A、无论……还是…… B、不仅……还是……

C、不但……而且…… D、除了……还有…… 4段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_____字应改为______ (1分) 15. 第○

16. 本文从分工、_______和________和等方面介绍了蚂蚁作为高级社团性昆虫所具有的文

明。 (2分) 17.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划线句。(3分) 18. 说明文的语言也可以很生动,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文,完成19—24题(14分)

我长大了

1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

2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

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3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

4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

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5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了。

6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

我一段。

7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

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8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

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9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

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10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

11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

12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13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像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

14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

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15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1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

长大了。

19. 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1分) 20. 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1. 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

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2. 家里“气氛并不如想像的恶劣”,而“我”想像中会有怎样的气氛?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我”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2分)

当我对长大的含义曲解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

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父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母赞赏和鼓励我。

第四部分 写 作(40分)

25. 题目:瞧,我们这一家。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搜索更多关于: 2017沪教版-六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的文档
2017沪教版-六年级期末语文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gzxb0mhd29kfa2517te4mn0g1mmp000jp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