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一、实验专题
(一)15个重要探究性实验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3、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
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6、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7、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8、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0、探究动能与那些因素有关11、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12、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3、探究螺线管磁场的方向;14、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作用等;15、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二)电学两个主要实验
实验 原理 器材、电路图 实验注意点 实验结论 伏安法测电阻 UI? R 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 电阻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明显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 P?UI 多次测量是要测出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若U实=U额 则P实=P额 若U实>U额 则P实>P额 若U实﹤U额 则P实﹤ P额 (三)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实验案例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7)影响动能 势能大小的因素; (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1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物理定律、原理等规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力和运动的关系 3、物体浮沉条件 4、阿基米德原理 5、二力平衡的条件 6、杠杆平衡条件 7、光的反射定律 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光的折射规律 10、凸透镜成像规律 11、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2、分子动理论 13、串、并联电路的分配规律 14、欧姆定律 15、焦耳定律 16、安培定则 17、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18、能量守恒定律 三、仪器、仪表 仪器名称 刻度尺 秒表 天平 量筒量杯
主要用途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计时工具 测量质量 用于测量液体或间接测量固体体积 1 原理 杠杆平衡条件 转换法 2019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弹簧测力计 重垂线 液体温度计 压强计 气压计 密度计 热机 电流表 电压表 变阻器 电热器 电能表 测电笔 小磁针 发电机 直流电动机 测量力 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测量温度的仪器 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测量气体大气压强 直接测量液体密度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改变电压电流,保护电路 利用电来加热 测量电功(即电路消耗的电能) 判断火线与零线 检验磁场存在的仪器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胡克定律)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液体的热胀冷缩 U形管液面高度差 漂浮 浮力=重力(液体密度与V排成反比) 利用内能做功 串联电路各处电流均相等 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 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电磁感应现象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现象 电磁继电器 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的通断 四、初中物理公式 (一)有两套单位(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 序号 1 2 3 公式 ρ=m/v v = s / t 适用范围 求物体的密度、 质量和体积 求物体的速度、 路程和时间 ρ 密度 v 速度 P 功率 kg/m g/cm m/s km/h W k W 33各物理量及单位 m 质量 s 路程 W 功 kg g m km J k W·h V 体积 t 时间 t 时间 m cm S H S H 33求做功的功率、 P = W / t 功和做功时间 公式 G = m g F浮=ρg v P =ρg h P = F / S W = F S η=W有/W总 I = U / R 适用范围 求物体的重力和质量 求受到的浮力液体密度、体积 求液体的压强、密度和深度 求物体的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求机械做功的多少、力和距离 求机械效率和有用功、总功 (二)基本公式(只能采用国际单位) 序号 1 2 3 4 5 6 7
各物理量及单位 G——重力 (N) M——质量 (kg) G——重力常量 9.8N/kg F浮 ——浮力 ρ——液体密度 V 排开(浸在)液33(N) (kg/m) 体体积 (m) P——压强 (Pa) P——压强 (Pa) W——功 (J) η——机械效率 I——电流 (A) 2
ρ——液体密度 3(kg/m) F——压力 (N) F——做功的力 (N) W有 ——有用功 (J) U——电压 (V) h——深度 (m) S——受力面积 2(m) S——做功距离 (m) W总 ——总功 (J) R——电阻 (Ω) 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2019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8 9 P = U I Q=IRt 2求电功率、电压和电流 求电路产生的电热 求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燃料质量、热值 P——电功率 (W) Q—电热 (J) Q——热量 (J) Q—热量 (J) U——电压 (V) R—电阻 (Ω) I——电流 (A) t—时间 (s) I—电流 (A) 10 Q = m q M——质量 (kg) Q——热值 【J/kg (J/ 3m)】 Δt—温度差 (℃) 11 求物体吸收或放Q = cmΔt 出热量、比热容和温度变化量 F1L1=F2L2 求作用在杠杆的力和力臂 c—比热容 【J/(kg ℃)】 m——质量 (kg) 12 F1 F2—动力和阻力 (N) 公式 F浮 = G W总 = F S S = n h R = U/ P P = U/ RQ = P t 2 2 L1 L2—动力臂和阻力臂 (m) (三)推导出的公式(只能使用国际单位) 公式 F浮 = G-F拉 W有=Gh F=1/n(G+G动) η=G / n F P = IR W = U I t 2 适用范围 知道弹簧测力计在空气和液体中的示数差求浮力 求把物体抬高时做的有用功 滑轮组中已知物重和动滑轮重求拉力 已知物重和拉力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已知电流和电阻或在串联电路中求电功率 已知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求消耗的电能。 适用范围 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时求浮力 求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做的总功 求绳子自由端的距离S和物体或动滑轮移动的距离h 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求电阻 已知电压和电阻或在并联电路中求电功率 纯电阻电路中求用电器产生的热量 五、初中物理常数、常用单位换算 (一)常数
g 水的密度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水的比热容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人耳听觉范围 (二)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 面积 体积 密度 大气压强 速度 电能
9.8N/kg 1.0×10kg/m100℃ 4.2×10J/(kg·℃) 0℃ 20-20000Hz 333 空气中的声速 光和电磁波的速度 1节干电池的电压 家庭电路的电压 安全电压 保证休息和睡眠不超过 340m/s 3.0×10 m/s 1.5V 220V 不高于36V 50d B 81 m =_________ mm =_________μm (微米)=__________ nm(纳米) 1m= dm = cm = mm 1 m = dm (升L)= cm (毫升mL)= mm 1×10 k g / m =________g / cm 1标准大气压 = ______毫米水银柱(mmHg) =____________Pa=_____米水柱 1 m / s = _________k m / h 1度(电)=_______kW·h = ___________________ J 3
33 33 3 3 32 2222019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六、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 物理量 国际单位 名称 符号 单位 符号 速度 V 米/秒 m/s 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质量 m 千克 kg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密度 ρ 千克/立方米 kg/m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3力 F 牛 N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比热容 c 重力 G 牛 N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温度 t 压强 P 帕斯卡 Pa 浮力 F浮 牛 N 意义 物体单位浸在液体面积上受中的物体到的压力。 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热量 Q 热值 q 物理量 名称 符号 功 W 功率 P 机械效率 η 国际 单位 单位 焦耳 瓦特 ―― 摄氏度焦/(千克(常 摄氏度) 用单位) J/(kg ℃) 1kg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 ℃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焦耳 焦/千克 符号 J W ―― J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J/kg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电热 Q 焦耳 J 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热量。 意义 作用在物体物体在单有用功上的力使物位时间内跟总功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所做的功 的比值 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作了功。 电流 I 安培 A 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压 U 伏特 V 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物理量 国际 单位 名称 符号 单位 符号 电阻 R 欧姆 Ω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功 W 焦耳 J 表示电流所做功的多少或消耗电能的多少 电功率 P 瓦特 W 电流在1秒钟内所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意义 七、常用估算量
1、人速度大约步行1.2m/s; 自行车速度大约5m/s; 火车速度大约30m/s=__km/h; 2、光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3×108 m/s;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340m/s; 3、物理课本的重力大约3N; 课本的质量大约300g 一个鸡蛋质量大约50g
333;
4、一中学生质量大约:50Kg; 一中学生体积大约0.05 m = ___ d m= ___c m 一中学生重力大约:500N; 一中学生大约步距:50cm = ___ d m = ___m
222
一中学生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约0.026m=_2.6d m=_260c m
5、学生课桌高度:70cm 新铅笔的长度 18cm 学生课桌长度:110cm
4
2019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6、一元硬币的厚度1.9 mm 一元硬币的质量:6g 手掌宽度10cm 7、教室一层楼高度:3~4m 教室空气体积180 m
3;
3
教室空气的质量:200Kg
3;
8、一瓶矿泉水体积:500mL= ___ m重力大约5N; 热水瓶容积:2L= ___ m
33 3 4
9、人的密度:1.0×10Kg/m= ___g/cm人的正常体温37℃成年人对地压强:10Pa 10、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1N; 举高1m大约做功1J 运动员运动功率大约70W 11、洗澡水温45℃ 人体感觉舒服室温20℃~25℃ 白炽灯的电流 0.1~0.3A 12 冰箱每天耗电量0.5kwh= ___J 空调电流大约1A;功率大约1000W 八、理解关键词语
①表现为理想化模型的用语,如光滑、不计阻力、轻质(杠杆、滑轮) ②表现为极值条件的用语,如“最大”、“最小”、“至少”、“刚好”等,它们均隐含着某些物理量可取特殊值
③升高多少度,和升高到多少度;降低到,降低了 ④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
⑤有用的功率还是总功率、功率还是效率等 挖掘隐含条件
1、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
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3、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4、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 5、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 6、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 7、上升:重力势能增加
8、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 9、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 10、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 11、升高到:物体的末温 12、升高:物体温度变化量 13、白气:液化现象
14、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 15、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16、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 = I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7、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 = U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8、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 19、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
20、家庭电路用电器都不工作: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21、家庭电路意味着电压220V,各用电器并联
22、气压是标准大气压,意味着压强是105Pa,水的沸点是100℃ 23、不计能量损失,意味着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效率是100%. 24、用电器正常工作,意味着用电器上加的是额定电压。
排除干扰因素
(1)物体水平移动时,不会克服重力做功,此时物体的重力就是干扰因素。
(2)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表明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此时的“上升”、“下降”及“不同的速度”均为干扰因素。
(3)两灯串联,甲比乙亮。这里的“甲比乙亮”就是判断电流相等的干扰因素。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