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及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及应用 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 学 分:4 计划学时:60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 1.前言 1.1课程定位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及通信设备与使用者的接口,承担着与用户交互及系统资源管理的双重任务。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功能、对并发活动的处理能力以及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各种实际工作,如设计、分析和改进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提供必要的软件基础,以便能得心应手地用好和管好计算机,更好地完成各种计算机应用任务,并为进一步学好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的基本要求,课程完全以项目引导,融入LINUX操作系统,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施项目分组。理论指导实验,实验验证理论;理论指导项目,项目归纳理论。 2.课程目标
1.1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认识,掌握并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将操作系统中的原理、思想应用到实际工作,如设计、分析和改进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2具体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能力目标:能理解操作系统中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并能够为系统选型提供帮助和参与系统软件的设计。
知识目标:
(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述;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特征、功能和发展
历程;
(2) 处理机管理,包括进程的概念,进程控制,处理机调度的准则和算法
以及处理机死锁;
(3) 存储器管理,包括分区式存储管理、页式存储管理、段式存储管理和
段页式存储管理;
(4) 设备管理,包括数据传送控制方式、缓冲技术、设备分配、设备处理
过程;
(5) Linux系统的操作使用,包括进程管理、存储管理、Linux中设备管
理和Linux文件系统;
素质目标: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理念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3.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学时 操作系统概述 单用户操作系统,多通过PPT和视频展示道批处理系统,分时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8学时 1 系统,实时系统,网使用 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进程的概念,进程调2 处理机管理 度,调度算法,调度LINUX环境下进程算12学时 实现,进程控制。 法编程实现 存储器的基本概念,3 存储管理 单一连续存储管理,分区式存储管理,固定分区, 设备管理的基本功能,设备的分配及回收,数据结构,设备4 设备管理 分配的原则、方式、策略,设备分配算法,设备回收算法,磁盘驱动调度。 Linux入门基础 认识Linux 使用Linux Linux文件和目录5 概念 Linux下网络服务Linux常用命令 通过安装和使用LINUX操作系统掌握开源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使用 16学时 操作系统下设备的管12学时 理与运作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12学时 注:“课程内容及要求”中,要分别体现技能内容及要求、知识内容及要求。
4.实施建议
4.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李新荣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 4.2教学建议
本课程采用讲授和实验操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部分的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部分在机房电脑进行仿真操作和指导。 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成绩考核应以上机考试为70%;结合平时实验,作业成绩,平时迟到、旷课情况为30%进行综合评定。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主要参考书
1.苏庆刚.《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徐甲同.《操作系统教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刘乃琦.《计算机操作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公共机房资源:机房安装软件开发环境,课程上机实验指导教程 4.5其它说明
本课程标准与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配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