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县“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草案)
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认真落实“增绿增效严管”方针,实现绿水青山目标,创新林业体制机制,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深化林业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加快生态林业发展,加快推进林业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我县林业发展实际,编制“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如下:
一、“十二五”林业规划完成情况
(一)造林绿化硕果累累。“十二五”期间,我县大力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2011-2014年累计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6.36万亩,“十二五”期末预计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0.36万亩,占“十二五”植树造林规划面积20万亩的101.8%。完成自治区村屯绿化项目村32个。在“十二五”期间,我县荣获“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广西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先进单位”。北通镇清湖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示范村”,张黄镇荣获“广西森林乡镇”、浦北供电局新源小区荣获“广西森林单位园区”等荣誉称号。
(二)沼气建设发展迅猛。通过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县、镇、村三级沼气建设服务队及服务网点,有力地促进了沼气建设。“十二五”期末,全县新建沼气池可达15243户,占任务15000户的101.6%。沼气的入户率和使用率也大大提高。沼气建设更好地推动了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力地促进了“美丽浦北?清洁乡村”工作。
- 1 -
(三)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十二五”期间,我县林业科技推广坚持科技示范与科技培训相结合,实施土沉香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营造土沉香珍贵乡土树种定向培育技术推广示范林300亩,辐射带动面上种植土沉香2000多亩。营建林下栽培两面针示范林200亩,林下套种莪术400亩,为林下种植中草药提供了示范。全县16个镇共建立了林业科技示范村18条,科技示范户320户。实施八角低改面积5.2万亩,培训农户4.2万人次。
(四)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充分发挥浦北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不断开拓林业产业渠道,全方位招商引资,积极引导发展资源利用率高、市场竞争力强的胶合板、中纤板厂。预计“十二五”期末,我县将建成初具规模并投入生产的胶合板、中纤板33间,年产值将达14亿左右,年创税约2000多万元。
(五)林下经济蓬勃发展。我县林改完成后,通过加强领导宣传发动、部门推动、示范带动、龙头拉动,合作社促动、政策调动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林下经济发展。“十二五”期末,我县林下经济年产值达21.2亿元,极大地推动了浦北的发展。
二、“十三五”林业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不断深化改革,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时期,林业发展迎来良好机遇。“十三五”我县林业发展目标如下:
(一)造林绿化提质增效。我县十二五期间以平均每年4万
- 2 -
亩速度大面积进行植树造林(含人工促进更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6.91%,已基本达到宜绿尽绿。十三五时期,造林绿化重点转到山上山下统筹,向城镇、村屯绿化方向发展,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造林方式由单一树种向多树种转变、由纯林为主向混交林为主转变,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培育目标由以生产一般用材为主向大径材、珍贵用材、森林景观等多目标转变,提高林业经营水平和效益。
(二)林业改革不断深化。完成集体林权改革后,我县林业改革不断深化,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性森林保险等惠及农民的服务。十三五时期,政策性森林保险覆盖面要求更广,林权抵押贷款需求更大,林地流转、林权交易更加活跃,林业改革需要向更深层次进行。
(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期末,虽然我县木材加工年产值实现14亿元,但是还存在资源大、发展快,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十三五期间将是我县木材加工产业升级转型时期。
(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我县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着力培育新兴产业,近年来,出现了林下经济、森林旅游、苗木花卉等林业新兴产业。十三五期间将是林下经济、森林旅游、苗木花卉产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时期。
(五)农村沼气建设大幅下降。十二五期末,我县农村沼气建设已达到了顶峰,十三五期间农村能源向太阳能等更清洁高效的能源发展。
- 3 -
(六)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稳妥推进保护管理工作。积极推进配套法规的规章制度建设,科学调整地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核发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强化监督检查。在切实规范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行政许可行为的同时,及时查找问题,改进工作方式,大力提高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行政许可工作规范化水平。
(七)林种达到合理比例。十二五期末我县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其他占林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5.1%,57.9%,23.5%,3.5%。十三五期间我县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其他占林地总面积的比例将达到14%,57%,21%,8%。
三、“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
(一)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61.57亿元,比“十二五”增加31.68亿元,增长106%;
(二)实现林业固定资产投资:13467万元,比“十二五”增加5255万元,增长64%;
(三)实现造林总面积15万亩;
(四)实现林下经济产值32.33亿元,比“十二五”增加11.13亿元,增长52.5%;
(五)实现木材加工产值20亿元,比“十二五”增加6亿元,增长42.8%;
(六)实现森林覆盖率66.91%,与“十二五”持平。 (七)实现活立木蓄积量958万立方米,比“十二五”增加117.29万立方米,增长13.9%。
- 4 -
四、“十三五”主要工作
“十三五”期间,我县林业发展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项目为支撑,围绕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总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做大做强林业产业文章,进一步加快生态林业和培育特色产业步伐,提高城乡绿化水平,促进我县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继续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加大造林绿化发展步伐,实行低效、疏残林改造,提高森林效益。加大对森林资源、尤其是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力度,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到“十三五”期末,全县完成植树造林(含萌芽更新)15万亩,珍贵树种发展到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91%,活立木蓄积量达958万立方米。此外,着力实施好“美丽浦北·生态乡村”工程,重点抓好全县165条示范村,3000条普通村的村屯绿化工作,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抓好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要加大力度,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苗木花卉示范区建设步伐。同时,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发动群众发展苗木花卉生产,争取“十三五”末全县苗木花卉面积达到4万亩以上。
(三)抓好林业科技推广,不断提高林业科技含量。坚持科技推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着力抓好科技示范建设。“十三五”期间,重点抓好珍贵树种的发展。规划建设科技示范林1000亩。通过示范带动、科技培训,建立示范基地,带动群众发展土沉香10000亩,把土沉香发展成为我县新兴产业,培训林农4.5万人次。每镇建立有一条科技示范村,有科技示范户10户以上。
- 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