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实现历史高效教学
摘要: 打造历史高效课堂,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学习历史的过程,形成对历史理性的认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成为历史教师的共同心愿,而教学实际中,教材优化、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情感教育等几个方面已经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
关键字:优化教材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 情感教育 当堂达标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打造历史高效课堂,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学习历史的过程,形成对历史理性的认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成为历史教师的共同心愿。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关键是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本文试图从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以克服课堂教学纵向、横向和内向结构失衡的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优化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优化教材内容就是把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再创新,让它首先适合自己,适合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其次是适合学生,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合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激发自己的教学兴趣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的历史教材,在内容上是基本知识型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知识,但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的教育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力争在课堂教学中,把最能贴近生活的鲜活的素材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历史,而不要用空泛的内容去说教。学生关心现实远胜于关心历史,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的热情。在观摩其他教师课时,我发现凡是教师能将课中的内容与生活相联系的,学生反映都比较积极,课堂氛围浓厚,教学效果较好。
二、教师要用微笑、和蔼的目光与学生交流,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原来我只是经常关注一下讲台附近的一些学生,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我注视范围内的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可是那一范围之外的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有一定偏差,他们往往是开了小差,也就降低了学习效率,这说明关注很重要,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会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重视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管什么样的学生,他都有优于别人的地方,那老师就一定要找到欣赏、夸奖的优点, 特别是学困生,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适合他们回答的,一定让他们回答,这些学困生答出问题后,就会产生自信,自信有了,就有
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了学习的动力,我们的课也会很顺畅。
三、加强学法指导,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回答问题。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
2.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4.编写课文提纲。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会读一篇课文也就会读一本书。有人说“学习就是善于整理这本书里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学会编写课文提纲,也就是学会整理书中的有效信息,把这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行之有效。长大以后,还会处理所有的信息——社会的和生活的信息,从而获得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四、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加强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中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课堂的关键。只有我们通过情感教学,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心理,而学生的这种情感心理又能推动和促进情感教育的氛围,使情感教育能够良性循环,有利于我们教学目标的实施。如何加强情感教育呢,创设问题情境则是关键性环节。例如,在戊戌变法中,谭嗣同拒不逃走,决心用血来唤醒国人,但学生对谭嗣同的行动是否理解呢?这就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先介绍戊戌政变后的形势,谭嗣同是有机会逃走的,如康有为、梁启超那样,但他没有那样做。他说:“各国变革,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却没有这样的现象,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则自嗣同使。”面对敌人,大义凛然,临行时,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通过创设上述的意境,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发问,学生回答。这样把隐藏在情境中的问题,以这种方式解决了,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五、小组合作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是实现高效学习的关键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以来,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我们课堂的重要教学方式,但经过观察和实践我发现,并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对所学内容进行筛选、分类,简单明了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解决,兼顾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模糊的问题或者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能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一节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宜多,时间也不宜太长,不能让有效的学习时间流于走形式,应该将全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三种基本的课堂组织方式有机结合,让课堂生动活泼而富有实效。另外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既能体现个人的智慧,更能体现团队的力量。因此我们应重视小组的评价,要让学生个人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又要让小组成员分享到集体成功的喜悦,及时奖励优胜小组,能大大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下一阶段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另外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不能只是教师的评价,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生生互评,组间互评,力求全面,科学而又具有激励性。
六、注重课堂达标检测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证
课堂上及时反馈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历史课堂检测应采取多种形式,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布置适当的课堂练习题。现在我们学校基本已《同步训练》为主,题型就是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学生比较厌倦,其实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创造性的出一些新的题型。比如在初一时根据课文的不同,即兴提问:如“穿过时光隧道,某同学来到唐朝的临沂地区,他要到京城去赶考,问他走水路会经过大运河的那几段”这样的题涉及两个朝代,一种制度科举制,对学生吸引力大。通过这种方式的检测,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达到了双重效果,因此在检测中,我们应大胆创新、大胆尝试,也许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