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学前幼儿园_大班艺术活动《邮递马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6 12:14: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活动名称:《邮递马车》 活动领域:大班艺术活动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肢体动作,演奏乐器等多种方式表现乐曲欢快、喜悦的情绪。

2.尝试根据歌曲的结构设计配器方案并用轮奏的方法打击乐器。 活动准备:

1.《邮递马车》音乐、图谱。 2.单响筒、响板、手铃、沙锤等乐器。 活动重难点:

能通过肢体动作,演奏乐器等多种方式表现乐曲欢快、喜悦的情绪。

尝试根据歌曲的结构设计配器方案并用轮奏的方法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风格。 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觉?

二、教师通过故事和图谱,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结构及含义。 1.通过谈话,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 2.出示图谱,进一步感知乐曲结构。 3.跟随音乐和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 三、出示乐器,引导幼儿探索用打击乐器表现乐曲。

1.出示乐器,引导幼儿分别倾听四种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感

受其音色的不同。

2.幼儿自选乐器,尝试演奏,并根据图谱为乐曲配上合适的乐器。 3. 分组进行器乐演奏练习。 4. 教师指挥幼儿进行乐器轮奏。 5. 交换乐器,开办小小演奏会。 活动延伸: 1.表演区:

(1)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进行表演。

(2)教师提供相应的乐器:单响筒、响板、沙锤、摇铃等,引导幼儿将《邮递马车》音乐进行打击乐演奏。

2.美工区:将邮递马车的形象,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绘画。

《邮递马车》学情分析

1.相关知识基础:

幼儿对乐器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音乐节奏感强,懂得看图谱,演奏时能看指挥。

2.生活经验准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通讯工具非常发达,电话、电脑、微信、邮箱等,幼儿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但是古代的通讯方式他们不是非常了解,教师让幼儿体验在没有电话电脑等通讯设备下 ,和远方的亲人联系的方式。

3.课前学习准备:

教师和幼儿一起搜索许多关于古代的通讯方式(信鸽、烽火、马

等),引导孩子们了解古代的时候人们的送信方式。

大班艺术活动《邮递马车》教材分析

本活动内容选自省编教材明天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大班上学期《什么联络你我他》主题次主题二《绿色通道》中的一节打击乐活动。

理论依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的主要目标是“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因此,我将《邮递马车》的目标定位为:“能通过肢体动作,演奏乐器等多种方式表现乐曲欢快、喜悦的情绪;尝试根据歌曲的结构设计配器方案并用轮奏的方法打击乐器。”牢牢把握《指南》中艺术领域的大目标。

大班上学期,孩子们的抽象思维开始萌芽,但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因此,在活动中,通过故事引领、图画解析等方式帮助幼儿将抽象的艺术形式趣味化、具体想象化,以此理解音乐所表达的艺术形象、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为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因此,让孩子们根据故事情节,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自由想象艺术形象的动作、表情,尽情挥洒自己的艺术感受,自由表达对音乐的配合音乐旋律创编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教师根据孩子们的表达表现进行归纳和提升,概括出孩子们所表达的艺术形象,在师幼互动中完成创作。结束的表演环节,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体验成功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孩子们

对音乐的兴趣,对艺术的喜爱。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肢体动作,演奏乐器等多种方式表现乐曲欢快、喜悦的情绪。

2.尝试根据歌曲的结构设计配器方案并用轮奏的方法打击乐器。 活动重难点:

能通过肢体动作,演奏乐器等多种方式表现乐曲欢快、喜悦的情绪。

尝试根据歌曲的结构设计配器方案并用轮奏的方法打击乐器。 实施策略:

依据纲要的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采用启发联想法、直观教具法、操作尝试法和节奏引导创造法。

启发联想法,音乐本身就给人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会带给人无限的联想和想象。这首乐曲比较欢快,借助邮递马车的图片,引导幼儿感受乐曲中会出现的情景。

直观教具法,音乐具有形象性的特点,直观教具法可以使幼儿通过借助音乐图片、图谱这些视觉材料帮助幼儿更好的感知音乐的情绪,风格。

操作尝试法,纲要中提出“幼儿是在自由观察、积极探索中进行学习的。”教师将节奏型的图片提供给幼儿,引导幼儿学习掌握节奏

型。幼儿通过看看说说、拍拍打打,引导幼儿看懂节奏谱并能用运用身体乐器进行节奏练习。

节奏引导创造法,创造法是根据幼儿学习打击乐的特点而决定的,大班幼儿对音乐的风格、结构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动作总谱、配器的设计,使幼儿能积极的运用自己所熟悉的音乐技能进行创造活动,在创造中获得了音乐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获得了快乐。

这四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做到了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邮递马车》课后反思

《邮递马车》是大班《什么联络你我他》主题中的一节打击乐活动,它是一首非常欢快的旋律,洋溢着欢乐的情绪,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通过动作和打击乐器等方式,来感受和表现乐曲欢快、喜悦的情绪。

在活动实施中,首先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风格。 在第二个环节,通过故事,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借助图谱,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乐曲结构及含义。

第三环节教师出示乐器,引导幼儿探索用打击乐器表现乐曲。教师分别让幼儿倾听四种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感受其音色的不同,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表达;幼儿自选乐器尝试演奏时,能根据图谱和音乐为乐曲配上合适的乐器。这个环节中,教师大胆尝试让幼儿运用四种乐器为三个乐曲结构配乐,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配乐。其中,有一个小女孩在演奏的时候节奏不对,教师及时纠正幼儿,继而跟着音乐的节奏重新来了一遍。

活动最后,教师根据幼儿善于表现自己这一特点,举办了小小演奏会,使幼儿对乐曲进行再次的完整倾听和表现。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音乐的优美,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度高,对音乐的倾听和表演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全神贯注的状态,并积极主动的用乐器表现故事情境。

整个活动的效果不错,同时也有不足之处。活动中留给了幼儿自主探索的空间,但教师给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时间有点短,我如果给幼儿充足的时间,感知、讨论、尝试,可能会有更好效果。

学前幼儿园_大班艺术活动《邮递马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hvnk5wmtw8n6j4879hw6x2111f27v00bb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