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hè dǐ jiǎo xínɡ xī shēnɡ jūn xuē mó ɡuǐ ( ) ( ) ( ) ( ) ( ) jūn fá fěi tú pì jìnɡ shōu liǎn cuì ruò ( ) ( ) ( ) ( ) ( )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分)
应(yīnɡ yìnɡ)当 剥(bō bāo)削 娱(yú wú)乐场 ...兴(xīnɡ xìnɡ)旺 批评(pín pínɡ ) 李大钊(zāo zhāo ) ...四、选择题。(12分)
1.下列词语的意思与词语不对应的一项是( )。 A.随随便便。(轻易) B.镇静;不慌不忙。(沉着) C.分量大,程度深。(沉重)
D.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解释)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千锤∕万凿∕出∕深山 B. 烈火∕焚烧∕若∕等闲
C. 咬定∕青山∕不∕放松 D. 立根∕原在∕破∕岩中
3.《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主要记叙的是哪一年发生的事?( ) A.1943年 B.1927年 C.1911年 D.1928年
4. 《为人民服务》课文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的这一宗旨,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下列有一个方面不是的。( )
A. 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B. 张思德同志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
C. 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D. 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5. 下列对《金色的鱼钩》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鱼钩” 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 B.“鱼钩” 能为老班长提供食物。
C.“鱼钩” 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 D.“鱼钩” 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6. 下面属于作文结尾的好处是( ) A.首尾呼应、激趣导入、点明题旨、意犹未尽 B.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开门见山、意犹未尽 C.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意犹未尽 D.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开头点题、意犹未尽
五、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6分)
1.《石灰吟》中诗人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
2.《马诗》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
3.郑板桥是明代的著名文人画家,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
4.《十六年前的回忆》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 ) 5.《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毛泽东写的演讲词。( )
6. 《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感人形象。( ) 六、填空题。(26分)
1. 从下列词语中找出相应的近义词,分别填入括号里。(6分) 模糊 残酷 坚定 安定 惋惜 占领 残暴 含糊 安宁 可惜 占据 坚决
( )—( ) ( )—( ) ( )—( ) ( )—( ) ( )—( ) ( )—( )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6分) 情绪 情况
(1)要记住!( )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而越无为就越有害。
(2)他( )日益高涨,最终变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 轻易 容易
(3)我们不要( )上陌生人的车。 (4)这个品种的小麦不( )倒伏。 注视 凝望
(5)黄继光愤怒地( )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参谋长
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6)一只手牢牢地把住门边,摩挲着老眼,目不转睛地( )着,好像在期待着什么。
3.解释诗句中加点的字词的意思,并写出诗句的意思。(8分) (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何当: 。 踏: 。
诗句的意思: . .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锤: 。等闲: 。
诗句的意思: . . 4.按课文填空。(6分)
(1)《马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的渴望。 (2)《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是按照“被捕前——( )——( )——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
(3)《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 ),是为悼念( )烈士而写的演讲词。
七、阅读理解。(14分)
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
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静静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渐渐远去,和我们永别了!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1.在原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4分)
慢慢( ) 打扮( ) 庄重( ) 痛苦( )
2.老奶奶“焦急”是因为_____________,“耐心”是因为____________,这表现了她对周总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3分) 3.“人们的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戴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这儿三个“都”说明了什么?(2分)
. 4.《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都写了哪些内容?(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