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灰黄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0:45: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内蒙古医科大学

题 目

文献综述

灰黄霉素临床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

学生姓名 学 号 200809011021

邢丽霞 院 系

专 业 药学院 中药学

指导教师 崔晶华 高艳波

二O一二年五月四日

灰黄霉素临床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

邢丽霞

内蒙古医学院中药专业,呼和浩特 010059

摘要:灰黄霉素的临床应用为治疗包括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等在内的表浅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其不良反应主要有神经系统头痛消化系统不适过敏反应等。微生物限度检验误差的影响因素来自培养基﹑设备计数误差、无菌室方面等,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的重点与应注意的问题及评价要求。 关键词:灰黄霉素;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

灰黄霉素为抗真菌类药物主要对毛发癣菌、小孢子菌、表皮癣菌等浅部真菌有良好抗菌作用。对念珠菌属、隐球菌属、组织胞浆菌属、孢子丝菌属、芽生菌属、球孢子菌属等无抗菌作用。该药系通过干扰真菌核酸的合成而抑制其生长。灰黄霉素是自灰黄青霉菌(Penicilli-um griseofulvum)的培养发酵液中提取制得的抗生素。因而对其进行微生物检查十分必要。微生物限度检查是判断药品受到微生物污染的程度,是对企业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全过程进行微生物评价的主要依据,也是药品安全性检查的重要项目。

1灰黄霉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1.1灰黄霉素的临床应用

灰黄霉素作为一种低毒的抗生素,在早期主要用于治疗一系列的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包括皮肤病、毛发病和藓病感染。它可以抑制具有壳质细胞壁的致藓真菌,可是对其它真菌、酵母菌、放射菌和细菌并没有作用[1]。 1.1.1表浅真菌病 1.1.1.1头癣

目前灰黄霉素仍然是治疗头癣的首选药物,用最小剂量达到彻底治愈目的,灰黄霉素对各型头癣疗效均佳[2]。其中对黄癣和黑点癣的疗效更优于白癖。 1.1.1.2体癣、股癣、手足癣

灰黄霉素治疗体癖、股癣疗效甚佳。股癣经治疗后, 若症状不能很快进步,应考虑其他因素,如多汗、擦烂、湿疹样变,或有细菌或念株菌感染等。手足癣应用灰黄霉素治疗,疗程较长,其疗程的长短常与手足癣侵犯部位的角化增厚程

度有关。 1.1.1.3甲癣

采用内服灰黄霉素与封包、削甲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多例甲癣,取得了显著疗效[3]。

1.1.1.4叠瓦癖

应用灰黄霉素治疗叠瓦癣,疗程一般约30天可以痊愈。但有认为治疗叠瓦癣易复发,主张疗程宜较长。 1.1.2深部真菌病

灰黄霉素对深部真菌体外实验无抑菌作用。临床上曾用以治疗白念珠菌病(包括由白念珠菌感染而致的鹅口疮和阴道霉菌病),皮炎芽菌病,新形隐球菌病,球苞子菌病,黄色酿母菌病均无效。一般认为用灰黄霉素治疗抱子粽菌病疗效不比碘化钾为佳,且价格昂贵。因此,除非对碘化钾有过敏患者,一般不应用灰黄霉[4]。

此外,灰黄霉素在治疗痛风也有很好的效果[5],它的这种作用跟特异性的抑制多核白细胞的趋药性有关[6]。

1.2灰黄霉素的不良反应

1.2.1神经系统头痛较为常见,约10%患者可出现头痛,初时较重,继续用药可减轻。其他尚有嗜睡、乏力等。偶有眩晕、共济失调和周围神经炎等发生。

1.2.2消化系统少数患者可出现上腹不适、恶心或腹泻,一般系轻度,患者可耐受。其他也可见到念珠菌性口腔炎、腹绞痛等。

1.2.3过敏反应 约3%患者可发生皮疹、红斑等反应[7]。

1.2.4毛囊口脱屑性反应 我们在35例头癣患者用药过程中,有30例于疗程后期出现毛囊口脱屑性反应,在黄癣患者很象鳞屑型黄癣病损,在白癣患者则很象病变加剧或复发,不加处理,历2~3月即可自行消退,这可能是由于该药在毛囊及其周围沉积较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所致[8]。

1.2.5灰黄霉素对血液系统的毒性反应。临床常见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多,出现点状嗜碱性红细胞[9]。

本品还能引起寒冷性荨麻疹及光敏感、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2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10]。检查项目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是评价生产单位所用的药用原料、辅料、设备、器具、工艺流程、生产环境和操作者卫生状况

的重要手段和依据[11]。微生物限度检查是判断药品受到微生物污染的程度,是对企业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全过程进行微生物评价的主要依据,也是药品安全性检查的重要项目。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供试品检查时,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应证明其有效性及对微生物无毒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的目的是确认所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于供试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的内容包括准确性(回收率)、专属性。验证的类型分为前验证(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的验证)和再验证(修订检验方法后、供试品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定期的方法验证),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又分为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和控制菌检查法的验证。

2.1微生物限度检验误差的影响因素

生物检验法是目前微生物检测的首选法,但此法操作程序多,步骤繁杂,

任何疏漏或非标准化的操作条件,均可导致测定结果的误差为了使检验结果反映药品的污染状况,下面就造成检验误差的原因及控制方法分述如下:

:

2.1.1培养基的影响[12]

培养基是培养检测细菌的营养制品,其质量的好坏稳定与否,对检验结果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多数厂家生产的干燥培养基一般质量较稳定,须按使用说明条件配制和存在规定的效期内使用,对初购的培养基应进行质量检查对自配培养基应测定其有效性及灵敏度。在更换配方成分时应进行质量检查。 2.1.2 设备的影响

对各种器械及设备均应有定期检定与维修记录,以保证其正常使用。各种培养箱除定期计量认证外,于培养箱内置放最高、最低温度计,每天观察温度波动范围。玻璃仪器、容量仪器须校验,玻璃器械均应洗涤干净,不残留酸碱及抑菌物质。

2.1.3 计数误差

在进行菌落计数时,应仔细观察。菌落生长小而密集,最易发生计数误差, 要仔细判断。勿漏计细小的、琼脂内和平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同时应注意细菌菌落与供试品中颗粒、沉淀物、气泡等的鉴别。必要时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直接观察或挑取可疑物涂片镜检。如仍难区别,可延长培养时间5~7d,细菌菌落常

灰黄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iend2q6fs5v45r563j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