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地处北纬22°11′~22°46′,东经113°09′~113°46′,北靠顺德,西接江门,东临珠江口,南接珠海,毗邻港澳。境内总面积1800.14km2,人口130万。 2、地质地貌 地貌包括大陆架隆起的山地、丘陵、台地、冲积平原、滩涂等类型。土地肥沃,多为优良的水稻土。 地形中部高亢,周围多为平坦的平原地区。五桂山突屹于本市中南部,主峰海拔531米,是全市最高点。其余多为低山丘陵,一般海拔为10~20米。平原占全市总面积的68%,丘陵山地占24%,河流水面占8%。 3、气候特征 市境地处低纬沿海,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经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无霜期352天,年平均降雨量1731毫米,年平均气温21.8℃,最高气温36.2℃,4~9月为雨季,6~10月为台风季节,年均日照率39%,年均气压101.28kpa,相对温度83%。常年风向东北偏北,静风频率27%。 4、水文特征 中山面临海洋,受热带季候风影响,降雨特点是:雨量多、强度大、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等(根据中山气象站资料统计)。 洪奇沥水道径流作用优势明显,利于流域污染物向伶仃洋海域方向输移。洪奇沥水道的水面宽度在500~1200m的范围,航道最大水深介于6.2~15.4m之间,断面平均水深小于5m。 黄沙沥水道(全长约10km)是连接洪奇沥水道和横门水道一条中型潮汐通道,水面宽度在120~160m之间,航道最大水深介于6.2m~13.2m的范围,流速较缓,多在0.3~0.6m/s的范围内波动。上横沥水道(全长约8km)和下横沥水道(全长约10km)都是连接洪奇沥水道和蕉门水道的中型潮汐通道,水面宽度都在200~450m之间,航道最大水深均介于6.8~13.2m的范围,流速较急,最大流速可以达到1.36m/s。田基沙沥水道是 10
流经沙仔工业园的一条小型内河涌,全长约22km,于洪奇沥水道口注入伶仃洋,该河涌上段的水面宽度多在50m以下,流速缓慢。 5、农作物与植被 区域内农业以种植水稻和香蕉为主,还盛产柚子、桔和菠萝等水果。自然植被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因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甚少存在,现主要分布有人工种植的马尾松针叶林、阔叶类的桉类如尾叶桉、细叶桉、柠檬桉等桉林和大叶相思、台湾相思等阔叶人工林,以及竹林。纵横交错的河涌沟边则分布有水松、落羽杉等喜水植物。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功能属性如表5所列。 表5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功能属性表 编号 1 2 项 目 建设用地属性 水环境功能区 内容 一般工业区 Ⅲ类水域-洪奇沥水道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3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二类区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4 声环境质量功能区 3类区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 5 6 7 8 是否农田基本保护区 是否风景区 是否水库库区 是否在城镇污水处理厂范围 否 否 否 否
11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黄圃镇概况】 黄圃镇位于中山市北部,东临洪奇沥水道,西临南头镇,南临鸡鸭水道,北临桂洲水道。面积88平方公里,辖兆丰、吴栏、横档、马安、团范、大雁、鳌山、新地、大岑、石军、新沙、镇一12个村民委员会和三社、永平、新糖、文明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13年末常住人口14.71万人,户籍人口8.76万人。镇内形成家电和食品2个产业集群,拥有格兰仕、欧意、乐邦等家电企业,是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基地和广式腊味发源地。有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全长2公里的旅游观光带——观仙路,现存广东沿海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海蚀遗址,市级生态公园尖峰山公园,横石围现代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黄圃腊味风情街等丰富旅游资源。从2008年起,黄圃飘色、黄圃麒麟舞、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被认定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2年起获评为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基地、中国腊味食品名镇、中国(黄圃)飘色之乡、中国家电产业配套创新基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宜居示范城镇等。
【经济发展概况】 2014年,黄圃镇以家电及配套产业为主,食品产业为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25.5亿元,下降8.2%;三次产业比例为3.3:62:34.7。
农业 2014年,黄圃镇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4790万元,比上年增长7%。农业总产值7亿元,增长11%。种植业种植面积1.8万亩,生猪出栏量2.33万头,“三鸟”(指鸡、鸭、鹅)上市量96万只。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秀美乡村建设。投入1440万元,完善横石围农业园区路网、水利和农桥等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横石围基本农田1.2万亩,建设硬底化农路4445米。全镇五大联围共10公里大堤防渗灌浆工程全部完工。全年抽检蔬菜样本7314份,检出农药残留超标473份,合格率93.53%;抽检猪尿样本3996份,检测合格率99.9%。办理种养殖保险2.65万元,发放种粮补贴54.2万元。
工业 2014年,黄圃镇完成大雁工业开发有限公司、马新工业开发有限公司和中国食品工业基地开发有限公司三大开发公司的整合,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落实总部经济、“新三百”等系列政策。12月,黄圃港区多用途码头一期项目投入运营。火力发电热电联产扩建工程、格兰仕南厂区扩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增资项目建成投产。格兰仕通过市总部经济企业认定,被纳入百亿级企业培育对象;诺而达铜管(中山)有限公司、永发纸业有限公司、欧意电器有限公司纳入十亿级企业培育对象。全年工业总产值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工业增加值72.8亿元,增长10.1%。
12
第三产业 2014年,黄圃镇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有注册房地产企业49家,餐饮企业25家,零售企业217家,商务服务业企业44家。特色食品黄圃腊味年销量40万吨。海蚀遗址综合旅游项目完成合理规划和建设,正在申报成为广东省地质公园。新开发楼盘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8.25万平方米,成交额8.53亿元。举办中国小家电交易会、车展、珠三角名优产品购物节、茶叶展等消费展会8个,累计展览面积100万平方米,总成交额18.42亿元。
外经外贸 2014年,黄圃镇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和博览会,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企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全镇有外资企业 58家。招商引资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项目,签约投资项目6个,其中境内投资项目4个,主要有广东史麦斯电器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厂房并引进美国最新电热水器技术,格兰仕(中山)电器有限公司升级改造空调压缩机生产线项目,中山航尔电器LED灯饰投资项目和中山盛大家具现代家居投资项目;外商投资项目2个,主要有介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投资项目,正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对中山永发纸业有限公司引进新型节能环保包装纸生产线生产项目。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018万美元,增长12%;进出口总值12.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进口总值1.68亿美元,出口总值10.4亿美元。
财税金融 2014年,黄圃镇国地两税收入1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国税收入8.47亿元,下降0.9%;地税收入3.94亿万元,增长6.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9亿元,财政支出4.88亿元。银行各项存款余额73.46亿元,银行各项贷款余额42.74亿元。全镇有农村金融服务站8个,有金融机构9家,年内新增中山市易邦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1家。
【社会发展概况】 镇村建设 2014年11月,黄圃镇新柳路连接南头镇东福路的“断头路”正式通车,道路总长600米,宽24米。完成圃南路整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加强南三公路、新明南路、攀云路等重点路段及黄圃公园一期的绿化养护,种植各类绿化树木2.21万株,新增绿化面积3.99万平方米,建成绿道网3公里。投入900万元,完成文明涌调水活涌工程,新建垃圾压缩转运站。在全镇主干道更换LED节能路灯5400盏。开展“三旧”改造工程,完成项目认定136宗共3188亩,完善历史用地手续104宗共1428亩。投入300万元,清淤整治三乡围吴栏村良涌3.5公里。投入276万元,开展新地顷、二河一河两岸工程,文明社区、三社社区德星沙北内河涌整治和马安村内河涌整治工程。镇政府投入138万元,在各村开展除“四害”(指苍蝇、蚊子、老鼠、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