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宜都市红花中学 罗红俊
【教学内容选择】 ●确定核心教学目标
揣摩、品味人物说话时的的语气、情态和心理。 ●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
1、找出孙权、吕蒙、鲁肃之间的对话,朗读、品味,揣摩人物各自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2、通过品味人物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感知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激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导语设计:一曲高歌,唱不尽三国英雄豪杰。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武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身为一员名将,却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 二、简介作者作品。
三、朗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感情。 1、自由朗读。
2、听读。注意停顿和语气。 3、齐读,读准字音和停顿。 4、检查预习,解答疑难。
精选重点字词句,检查学生的理解和落实情况。 四、析读课文,品味语言,感知形象。
1、文中写了哪三个人物?这三个人物都与题目中的那个字有关?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请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分别概括吕蒙前后的形象。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3、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变为让人“刮目相待”的呢? 4、齐读题目,找出关键词。
——劝
5、孙权是如何劝的呢?找出孙权的话分析其语气和心理。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不悦、责备)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这一层,孙权饱含关怀、苦口婆心的劝告吕蒙,我们认为孙权是一个什么性格特点的人?(关爱部下,好学,善劝)
6、孙权的话可谓言简义丰,令人回味,同样值得品味的还有吕蒙的话。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乎?(调侃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吕蒙从“辞以军中多务”到“就学”到令人“刮目相待”,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吕蒙具有什么品质?(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勤奋好学) 7、品析鲁肃的话,读出他的语气和情感。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讶、赞叹)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为什么要拜蒙母?——从侧面体现出吕蒙惊人的长进) 当时鲁肃的才学和地位都比吕蒙高,从鲁肃惊叹的语气和拜蒙母的举动中,你认为他具有什么特点?(敬才、爱才) 五、延伸拓展
1、学了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劝人要讲究策略。
(5)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6)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才干。
2、知识迁移: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读书的名言呢?能说一说吗?
示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教师寄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同学们,希望你们在学习之路上能够一路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上下求索、乘风破浪!在知识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送大家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板书: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关爱部下,好学,善劝 吕蒙就学——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 勤奋好学
鲁肃赞学——敬才、爱才
六、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寥寥几笔,就使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跃然纸上。 【精彩部分回放】
师:文中写了哪三个人物?这三个人物都与题目中的哪个字有关? 生1:写了孙权、吕蒙、鲁肃三个人物。
学习成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生2:他们都与题目中的“学”有关。 师:是如何关联起来的呢?
生3:孙权劝学、吕蒙始学、鲁肃叹学
师:“吕蒙始学”和“鲁肃叹学”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怎样概括更好? 生4: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师:嗯,不错!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分别概括吕蒙前后的形象。 生(齐):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师:那么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变为让人“刮目相待”的呢? 生5:他听了孙权的劝说。
师:请同学们齐读标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字。 (生齐读标题) 生(齐):“劝”!
师:孙权是如何劝的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生划出句子,大声朗读)
师:孙权说这些话的时候会是怎样的语气、心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听老师读,思考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读“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什么语气和心理?听出来了吗? 生6:不容反驳,命令的语气
师:哦,对,有道理。语气坚决,严厉,那透露出什么样的心理呢? (生沉思)
生7:希望吕蒙能学到知识。
师:对,很好!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读出吕蒙关心下属,并寄予厚望的心理。下面,请同学们品读“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和“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揣摩出它们分别体现出了怎样的语气和心理? (生读,小组讨论)
生8:从“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和“孰若孤”里,我觉得他很生气,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一句里我读出了他很真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