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除了可以用花片摆一摆帮助我们计算,我们还可以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帮助我们计算。3只吃竹子的熊猫,我们就可以先画3个圆,2只玩皮球的熊猫,就再画2个圆,合起来一共就是5个圆。同学们试试写出加法算式。
学生尝试写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把自己写的算式读给大家听?老师帮你写在黑板上。 (给学生充足的机会锻炼,多鼓励表扬。)
设计意图:交流活动既是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更是体会加法的意义的重要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摆一摆,算一算。
(1)师:同学们打开教材,看第24页最下面的习题,先摆一摆,再算一算。 学生可以直接看图写出得数,程度稍慢一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先用花片摆一摆,再进行计算。(也可以画出图形后再数一数)
(2)指导学生看懂教材第25页“试一试”习题的图意,并说一说,然后让学生自己写出加法算式,交流结果。(如果学生出现把4辆汽车和1个交警加起来的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强调加法一定要把同类的东西加起来。)
(3)师:谁能告诉大家你觉得“1+4=5”这个加法算式可以表示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
?可以表示1个手指加4个手指,合起来是5个手指。 ?可以表示1个大人与4个孩子合起来,就是5个人。 ??
师:说说在这几幅图中,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说一说”插图)
(表示1朵花和4朵花合起来,是5朵花;表示1只大母鸡和4只小鸡合起来,一共有5只鸡;表示1个篮球和4个足球合起来,一共有5个球;表示先画了1个圆,又画了4个圆,一共有5个圆。)
师:总之,加法算式就是表示把两部分数合起来成为一个数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节课技能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查,让学生再次感受两个数合在一起用加法的过程,更深入地理解加法的含义。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解决“一共有多少”这类问题,就是把两部分数合起来成为一个数,要用加法算式计算。下课之后用你们充满智慧的双眼去观察,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看谁发现得最多。.
一共有多少
3+2=5 ?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1. 把学生已有的两个数合起来的经验与“一共”联系起来,为认识加法作铺垫。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出加法,促使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在生活情境的支持下,更能顺利地建立“3+2=5”的数学模型,有利于学生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2. 由摆花片到实物图,再到看情境图,是学生认识方式的提高,因为能否看懂图意,直接关系到能否列出加法算式。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和解决身边的问题,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
A类
1. 帮小鸟送信。
(考查知识点:5以内加法的计算;能力要求:能够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 2. 在1+2=2+2=2+3=3+0=3+2= 里写上得数,并照样子连线。
1+3= (考查知识点:5以内加法的计算;能力要求: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
B类
在里填上“>”“<”或“=”。
2+1 2 3+24 4 2+2 2+3 4+1 1+1 2+1 4+1 41+133 4+1 (考查知识点:5以内加法的计算及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能力要求:具备一定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
2.
1+2=3 2+2=4 2+3=53+0=3 3+2=5
B类:> > = = < > < < 教材习题
教材第25页“练一练”:
1. 2+3=5或3+2=5 2+2=4 4+1=5或1+4=5 2. 5 2+3=5或3+2=5
3. 3+1=4或1+3=4 3+2=5或2+3=5
4. 原来有3只小兔子,又来了2只小兔子,一共有5只小兔子。有2个小铃铛,再加上3个小铃铛,一共有5个小铃铛。画了2个圆,又画了3个圆,一共画了5个圆。
5. 3+2=5或2+3=5 1+2=3或2+1=3
1+3=4 6. 每次多2个。
7. 答案不唯一,如:
1+2=3 左边盘子里有1个梨,右边盘子里有2个梨,一共有3个梨。 2+1=3 沙发上坐着2个大人在看电视,又来了1个小孩子,一共有3个人。 3+2=5 桌子边有3个凳子,远处还有2个凳子,一共有5个凳子。 4+1=5 窗台左边有4盆花,右边有1盆花,一共有5盆花。 ??
还剩下多少(减法的认识)。(教材第27~29页)
1.学生通过身边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减法的意义。 2. 认识“-”,会读减法算式,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3.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通过情境教学,体会减法的含义,能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件,纸牌,花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几张纸牌,我闭上眼睛,你随便拿走几张,我都能猜出来,你们信吗?谁想试一试?
找一两名学生抽纸牌。
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猜得这么准吗? 如果学生说不知道,教师鼓励。
师:其实很简单,上完这节课,你们就都和老师一样聪明了。 如果学生说知道,教师就说:“你说一说老师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手里有几张纸牌自己知道,同学抽走后,老师一看手里剩下几张纸牌,就能算出来了。
师:说得很对。老师就是这样算出来的。下面大家一起来帮果园里的两个小朋友解决一下树上还剩几个苹果的问题,你就知道计算的方法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问题。(板书课题:还剩下多少)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对“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感兴趣的特点,用猜纸牌张数做游戏的形式开始新课的学习,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的愿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