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文言文复习 - 句子的翻译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6 21:32: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文言文复习

——句子的翻译

教学目标:

1、 了解文言文翻译的明确要求。

2、 掌握几种实用的技巧——留、删、换、调、补、贯。 3、 运用方法翻译课外文段的语句。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研讨、归纳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课外文言文阅读,也是我们语文考试中的一块重要内容。课外文言文考点主要是4方面:1、断句,2、词语解释3、句子的翻译,4、对文章的理解。这堂课,我们再次走进文言文,一起来探讨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要求和技巧。 二、热身运动: 《东施效颦》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庄子·天运》 2、同桌一起说说《东施效颦》的大意。

3、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一段译文,请大家指出其翻译上的不足之处。

译文:西施得了心病总在家里皱眉头,家里的丑女看见西施皱眉觉得很美,回家也捂着心皱眉,有个富人想见见她,但西施坚持不出门。贫穷的人见到了她,却带着妻子离开她。她知道皱眉头的美丽,却不懂皱眉头为什么美丽。

5、错误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键词不落实。2)省略成分补充错误。3)代词指代不准确。4)望文生义太死板。 这些都是我们翻译文言文的大忌:想当然,甚至靠想象;译出之后,句子却是不通的。 那么,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有什么标准呢?

三、明确标准和方法。标准有两点,八个字: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标准1: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标准2、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那么,我们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到底怎样达到这两个“标准”呢?我们可以用“六方法”: “留删换”、“调补贯”。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

四、典型例题解析

(一)字字落实留、删、换

a、翻译下列的句子

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译: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的欧阳修。

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郡守。 3、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译:黔州那个地方,从未有过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了一头驴子到那里去。

方法:留——表示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另外,文言文里有不少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如“披荆斩棘”、“气象万千”、“千钧一发”等等,一般人都能理解,不需再翻译,也可保留在译文中。 b、翻译下列句子

1、夫战,勇气也。译:作战,靠的是勇气。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译: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3、陈胜者,阳城人也。 译:陈胜是阳城人。

原文中“……者……也”是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者”、“也”都可删去不译。

方法:删——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

c、 改错题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错误译文:率领妻子同乡的人来到这走投无路的地方。 正确译文: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2、属予作文以记之。

错误译文:用属于我的作文记这件事。

正确译文:(他)嘱咐我写这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 3、将军身被坚执锐。

错误译文:将军身穿铁甲,拿着武器。 正确译文:将军亲自穿着铁甲,拿着武器。

方法:换——将文言词语替换成与它意义相同或相当的现代汉语词语。(单音词——双音词,古义——今义,通假字——本字,词类活用词——活用后的词)。

(二)文从句顺调、补、贯

a、调

1、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你太不聪明了。 2、还自扬州。(状语后置) ——从扬州回家。 3、何以战?(宾语前置) ——您凭借什么应战呢?

方法:调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整语序。

b、补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村里的人看见渔人,很是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2、可以一战

译:可以凭借(这一条件)打一仗

3、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那个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里,帷幕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纸扇、一块醒木罢了。

方法:补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

c、贯.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把捕鱼当作职业。(一天),他沿着小河(划船)行进,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方法:贯:指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翻译。也就是所说的“意译”。

(三)总结:翻译口诀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通假今义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

五、实战演练.

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卷——课外文言文.

丞相牛公应举,知于頔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月两见,以海客遇之,牛公怒而去。去后,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曰:“已去。”“何以赠之?”曰:“与之五百。”“受之乎?”曰:“掷之于庭而去。”于公大恨,谓宾佐曰:“某盖事繁有阙违者。”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曰:“未出界即领来,如已出界即送书信。”小将于界外追及牛公,不启封,揖回。

【注释】①牛公:即牛增孺,唐朝丞相,当时还是秀才。②于頔:人名,唐朝大臣。③海客:居无定所的江湖人。④客将:客籍将领。⑤赍:携带。 1、同桌相互补充、说出文段大意。 2、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句的意思。 六、总结全课:

七、布置作业

绍兴市2013年中考语文:

二)乌蜂(11分)

杞离谓熊蛰父曰:“子亦知有乌蜂乎?黄蜂殚其力以为蜜,乌蜂不能为蜜而惟食蜜。故.必尽逐其乌蜂,其不去者众哜而杀之。今居于朝者,无小大无不胝手瘃足以任王事,皆.有益于楚国者也。而子独邀以食,先星而卧,见日而未起,是无益于楚国者也。吾忧子之.为乌蜂也。”

熊蛰父曰:“子不观夫人之面乎?目与鼻、口皆日用之急,独眉无所事,若可去也,然人皆有眉而子独无眉,其可观乎?以楚国之大,而不能容一遨④以食之士,吾恐其为无眉之人,以贻观者笑也。” .

注解:①哜(jiē)齐鸣声。 ②胝(zhī)老茧 ③瘃(zhú)冻疮。 ④(áo)游玩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黄蜂殚其力以为蜜 (竭尽) B.其不去者众哜而杀之 (离开) ..

C.先星而卧 (先前) D.以贻观者笑也(留给)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句子:今居于朝者,无小大无不胝手瘃足以任王事,皆有益于楚国者也。 翻译: ▲

20.文章一、二小节体现了熊蛰父的两个形象特征,请各用一成语概括。(4分) 答: ▲

④①

搜索更多关于: 文言文复习 - 句子的翻译教案 的文档
文言文复习 - 句子的翻译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j2i23se262p7v540mc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