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核磁共振主机射频系统硬件参数配置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8:26: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射频系统

发射线圈发射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质子吸收射频能量产生共振。接收线圈接收人体内发出的MR信号。从射频通道数来说,基本都是8/16/24

2.1 射频系统本身

2.1.1 射频功率放大器

高功率射频放大器供能,使射频脉冲强 度增大,所需要的持续时间缩短,加快 MRI采集速度。

2.1.2 射频发生器

2.2 射频失谐识别系统

2.2.1 失谐电源

2.2.2 线圈自动识别系统

2.3 射频接收线圈

与MR图像信噪比密切相关,接收线圈离检查部位越近,接收到的信号越强;线圈内体积越小,接收到的噪声越低;

全身各个部位,分别用那些线圈去扫?

1、头

1,头线圈

2、颈

2,头颈联合线圈

3、胸椎

3,颈部线圈

4、腰椎

4,颈胸腰全脊柱一体化线圈

5、上腹部

5,大柔性体线圈

6、盆腔/双髋

6,通用软性线圈(大柔小柔)

7、下肢血管

7,乳腺线圈

8、膝关节

8,腕关节线圈

9、踝关节

9,肩关节线圈

10、肩关节

10,膝关节线圈

11、肘关节

11,脚踝关节线圈

12、腕关节

12,心脏专用线圈

11、乳腺

13,9英寸环形线圈

12、心脏

13、全脊柱

2.3.1 正交体线圈(发射+接收) 1,发射线圈,在磁体内体线圈 2,接收线圈,

2.4 软硬线圈及一体化线圈

1,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总医院陈冠军老师所做的科学研究。该研究是利用同一款磁共振,同一厂家的硬线圈及软线圈同时扫描同一个部位,得到图像后测量得信噪比、均匀度、几何失真度等方面硬线圈明显优于软线圈。文中最后建议,在磁共振检查中,应优先选择硬线圈。 在实际成像过程中,比如膝关节,硬线圈成像效果相对是最好。

2.5 配置参数

2.5.1 射频放大功率

2.5.2 独立射频接受通道(非并行采集通道)

2.5.3 接收线圈接口数量 同时连接多个线圈

2.5.4 线圈通道数

1,通道数并不是越多越好,不同部位对于通道数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2,线圈数的三个影响因素

搜索更多关于: 核磁共振主机射频系统硬件参数配置 的文档
核磁共振主机射频系统硬件参数配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j6gw1ukd08n6j4879hw6x2111f27v00bg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