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HR公式汇总,计算工资,上班天数,入职,离职率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2 17:06: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HR公式汇总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9、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10、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11、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

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 21.75天

13、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

备注:当月应工作天数 = 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

当月有效工作日 = 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

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 = 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 14、作为生产型企业,还会要算到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

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1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16、成本效用评估:

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17、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

18、数量评估: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19、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 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 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

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

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HR公式汇总,计算工资,上班天数,入职,离职率等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j7c1453np1qw0b8dn5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