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李 萍
【摘 要】摘 要 在分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特点后,对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的新的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实践表明,俱乐部式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与兴趣。
【期刊名称】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16)003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 俱乐部式教学模式;英语教学;高职
俱乐部是自发性的学习娱乐性组织。“辞海定义为:俱乐部一词源于欧美,是社会团体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的总称。主要是以爱好者自发性、自主性结合为基础,为增进学习和社会交往,和睦而进行持续性社会活动的组织[1]”。从俱乐部的定义可以看出,俱乐部的自主性和娱乐性。主要理解为,它是一种以自己的爱好或者以自己的能动性为前提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英语教学,主要是基础语言、基础口语与交流的学习。如果借助俱乐部的某些特性,嫁接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拟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尝试。
1 俱乐部教学形式的应用
把俱乐部作为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其主要应用在学校体育、社会团体训练中。它的特点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既不受班级、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限制,又遵循教学规律,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有益的体育活动[3]。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体育能力,强调体育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兼顾学
生的兴趣和特长,并将体育理论和运动实践密切结合,把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有机衔接,使体育运动向终身化方向发展。结果表明,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3]。体育与英语教学都属于基础课教学,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与体育的肢体语言教学有共同的之处:一是都属于人文知识教育的范畴;二是教学形式都体现追求灵活、愉悦的环境;三是教学的过程与结果都强调交流。基于课程的趋同性,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加以借鉴与完善。[5]
2 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特点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英语作为基础学科,对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求有一定的口语人际交往能力,更要有所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英语能力,这是高职高专教学的基本要求。[2]在现有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大多重视学生英语基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专业英语的培养,教学方式基本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在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更新教学理念,更好地体现专业教育的职业性的特点尤为重要。
3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特点分年级打破班级建制,按学生的水平(高级、中级、初级)在教务系统进行选课。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层、分类选课。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上课的时间、上课的班级及选择教师。教学的形式,可以根据每一个教学班学生的特点与兴趣进行探索式、探究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业余时间,广泛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监管的课外英语俱乐部,利用学校的互联网教学平台,积极参与社会和英语角等
提高语言交流为目的的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以提高教学质量。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关键是做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其组织核心是以人为本,分层教学。在学生选课时,应对学生选课的层次加以指导与评判,避免盲目性;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上,要以考试与考查相结合;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既要考虑学生的水平又要兼顾学生的专业特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水平为目的。
4 效果分析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5个教学班进行了实验研究,实践证明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实施俱乐部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考试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优秀率提高了50%,良好率提高了30%,尤其是学生的口语能力和专业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在实践中,学生与教师深深地体会到,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学生学习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极大提升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一是教学互动增强了,在原教学模式中地教师由主体变成主导地位,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由原来的整齐划一的教学进度,变成有层次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有的学生跟不上和学习无趣的局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三是俱乐部教学的方式促进了课内和课外的交流,通过学生组织的课内课外教学与辅导,对于学生来说,拓展了英语口语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5 结 语
自主学习与被动学习的差异在于学习的主动性与被迫性的差异。俱乐部式教学方式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