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技亦灵怪矣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四自然段对两个舟子进行了什么描写?结合文章“舟尾横卧一楫”这一细节说说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氛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4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便要还家____________ .
(2)咸来问讯____________ .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____________ .(4)苛政猛于虎也____________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_______(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3分)
20.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5分)
21.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第三单元检测卷
1.①寂寞开无主 ②无为在歧路 ③萧萧班马鸣 ④欲济无舟楫 ⑤悠悠我思 ⑥水尤清冽 (2)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1)qiǎo 惺 曳 (2)偶而 偶尔 (3)A.斑斑驳驳 B.漏 (4)拟人 比喻 3.(1)B (2)伤寒 大叶性肺炎
4.(1)示例:有的波涛汹涌 有的含苞待放 (2)示例:明明,你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学习古诗文,不仅能陶冶性情,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3)①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②提高 激发
5.(1)沿着,顺着 (2)花 (3)听到 (4)隔绝、不通音讯 (5)邀请
6.(1)渔人对这里感到惊异,又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2)桃花源里的人见了渔人,就大吃一惊,问他从哪里来。
7.内容上突出桃花源不易被人发现,结构上为下文“复寻未果”“遂迷”做铺垫。
8.不多余。这一自然段对桃花源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9.(1)好像 (2)以……为乐 (3)依靠 (4)忽然
10.(1)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2)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潭西南而望 12.全石以为底 俶尔远逝 鱼 潭水 13.(1)模拟 (2)大约 (3)平 (4)挑选
14.(1)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2)技艺也真神奇啊! 15.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③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 16.神态、动作描写。一舟子“若啸呼状”,显得悠然自得;另一舟子“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显得从容自若。两舟子共同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自由自在的气氛。加上舟尾横卧的舟楫,更加暗示了有楫同无楫,有舟子同无舟子差不多的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
17.(1)同“邀”,邀请 (2)全,都 (3)对、向 (4)苛刻,过于严厉
6
18.(1)(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你要记住这件事,苛刻的统治比老虎更厉害啊。
19.记叙(描写) 想象 反衬(对比)(各1分)
20.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的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意思对即可)
【乙译文】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得很悲伤。孔子用手扶着车前的扶手横木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苛刻的统治。”孔子对子路说:“你要记住这件事,苛刻的统治比老虎更厉害啊。”
21.略。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