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上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与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0 20:17: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WORD 格式 可编辑

读,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感受读书的乐趣,领悟文言文的美 ;最后再对课文

进行深度挖掘,有条理的引导学生发掘文章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

要充分的备课,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及时引导学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20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 ( 不可照抄材料 )。 (20 分 )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

现象 ;认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处于困境能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走向灭亡的道理。

2.

3. 懂得人

【确立依据】 ①

依据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 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 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内容较为浅显,说理性强,学生在了解文章阐述的道理的基础上, 还要学习文章的说理方法,

即论证的方法以及排比、 比喻等修辞的运用。 ②

单元介绍对教学作出了一定的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课程,要积累文言知 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③本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主要

阐述的是要有所成就就会有所磨炼,逆境中更应具备勇气和力量。八年级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文言文,有一定的文言语感以及文言常用语法的积累, 但学生受生活经验限制,对文中所要表达的的道理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也 不能够在情感上完全树立此意识,因此会作为讲解的重点。

专业技术 知识共享

WORD 格式 可编辑

21 、??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 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5 分 )

正确答案 :【选择的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

活用现象 ;认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

?这是谁的名言呢

走进他的思想主张。

?看来大家都有 (二 )初读感知 1.

幼以及人之幼”“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呢 所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 文章简介、作者简介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录音范读:听读注意:

(3) 再次朗

)3.翻译

1. 文章开头

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 自由朗读课文,解决文言字词。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深入研读

读,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全文。 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其他资料翻译全文。 部分主要叙述了什么呢

? 2. 这六位古代贤能的人有何异同呢

? ( 时代不同, 经

历相似 ) 3. 孟子运用他们的事例想要说明什么道理呢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1)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炼的句子是:必先

劳起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2)

(3) 受磨炼的益处的句子是:动心

? (困于

苦其心志 (2) 在生活上经受磨炼的句子: 在行动上受磨炼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 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 除了这些事例之外,孟子还做了怎样的论述

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愈。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5. 文章的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 (点出全文的中心 ?运用了哪些手法 ? 文

这些事例暗示:

论点。 ) 6. 经过刚刚对课文的分析, 文章是怎样论证的 章开头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摆事实 )

专业技术 知识共享

WORD 格式 可编辑

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紧接着就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

能造就人才的道理。

(讲道理 ) 第二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

结论。 (正反面 ) 最后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正面论述

生于忧患, 反面论述死于安乐。

( 四 ) 巩固提高 学过今天的课文你有何启示

?

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指导作用呢

? (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注意引导

(五 ) 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所揭示的道理,

诵读课文, 结束课堂。

作业: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并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感悟,题目自拟。

2018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解析:高中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体悟其多样的内涵。下列含“云”意

象的诗句,意图表现人生哲理的是

(3 分)

正确答案 :C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王安石《等飞来峰》

2、??引入其他相关小说名作,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妙处,下

列作品不适合的是

(3 分)

正确答案 :A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3、??开展散文专题教学,围绕“乡土情怀”选择阅读篇目,下列作品

适合的是 (3 分)

正确答案 :B 贾平凹《秦腔》

专业技术 知识共享

)

)

WORD 格式 可编辑

4、??欧洲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创作原则,下列遵循这一原则的

代表作是 (3 分)

正确答案 :A 关汉卿《窦娥冤》

5、??梳理文中重要字词,下列字词释义不正确的是

(3 分 )

正确答案 :A 故夫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 效,仿效 )(《庄子逍遥游》 )

6、??文言文 ...... 下列语句中的“则”表示承接关系的是

(3 分 )

正确答案 :A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劝学》 )

7、??《锦瑟》,教师列举含有典故的诗句

...... 古典诗词创作的用典传

统,下列诗句不适合的是

(3 分)

正确答案 :C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

(其一 )》)

8、??“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成语使用的注意事项,下列语句中成

语使用恰当的是

(3 分)

正确答案 :D 因为没有合理的规划,

小李在工作中总是千疮百孔, 让领导

非常无奈。

9、??“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

欲望”,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3 分)

正确答案 :C 倡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代替手工写作,运用计算机编辑文

稿。

专业技术 知识共享

WORD 格式 可编辑

10 、??《中国建筑的特征》《作为生物的社会》《宇宙的未来》三篇 课文编排在一个单元,下列对该单元的教学建议恰当的是

(3 分)

正确答案 :C 本单元课文结构严谨,应该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思路,

归纳文

章观点。

11 、??阅读某教师的教育叙事片段,按要求答题

...... 近年来 ,我发现学

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在减弱,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是教师没能有意识地对学

生进行思维训练 ......《项链》一课,有意组织学生从多个视角评析玛蒂尔德,

逐渐推进深度思考

......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究虚荣心的问题 ......可见,

问题研讨的过程就是训练理性思维的过程

...... 对上述教育叙事的相关分析,

正确的是 (3 分)

正确答案 :D 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可以基于特定的话题展开逐层深入的探

讨。

12 、??阅读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文本解读

是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切入点

...... 教师从文本解读入手培养

...... 在研读文本的过程

......

学生的研究能力 ...... 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开展实践活动

中,教师尤其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语文积累解决问题

对上述教学反思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3 分)

正确答案 :C 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13 、??阅读某教师教学后的访谈记录片段,按要求答题。上课前我担 心《纪念刘和珍君》远离时代,会造成学生理解困难...... 一上课就发现学生

专业技术

知识共享

2018年上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与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k00f9b1hj44s0w0d4ij47hq70zb7d011qj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