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河县第二小学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教研
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哈巴河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的新要求,继续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课题研究为动力,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认真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坚持培训工作的全员意识,按照校本教研五年规划、骨干教师培养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培养计划、青蓝工程工作计划、教师业务学习计划等,并按照计划认真执行。
1、业务学习贴近教学,培训扎实有效。
本学期制定详细的业务学习计划,内容包括教学常规管理,考核细则,课程设置、新课标,各学科相关内容,哈巴河县教育局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微课制作培训等内容8次。学习内容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实用,有效,学期末老师都根据学习内容写了心得体会。
2、各级培训多层次,效果良好。
本学期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共30人次,其中自治区级培训29人次,地区级培训1人次。3.18-3.20,高景霞、程爱君、米拉什、李兆兆、杨爱5位老师参加“中国教育梦-教育名家新课改暨小学语文作文专题教学观摩研讨活动”;3.11-3.13,马合巴勒、古孜哈2位老师参加20xx年上半年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
育《汉语》和《语文》(新疆专用)教材培训;3.25-3.27,孙彦英、库丽娜尔、姜俊成、胡阿尼西、木丽德尔、刘春香6位老师参加“中国教育梦-教育名家新课改智慧课堂暨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3.26-3.27,木合亚提老师在地区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4.8-4.10,段淑英、崔丽梅、马玉曼3位老师“中小学英语教师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听说技能提高培训”;5.16-5.17,张秀琴老师参加自治区第二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5.25-5.28,胡阿尼西·达吾列提汗老师参加哈萨克语系教师小课题培训交流研讨会;5.27-5.28,阿娜尔汗·马合祖恩老师参加第三届北疆西部区域教育联动发展研讨会暨第七届克拉玛依“三地”联合教研活动;6.13--6.15,曹继秀、徐丽丽、施振兰、程爱君、胡阿尼西、木丽德尔、周倩、李兆兆、郑琳、李春霞10位老师参加自治区综合实践年会培训。为达到扩大辐射的效果,米拉什、程爱君老师讲授了外派学习汇报课,将学习的作文指导新理念融入教学,对我校语文教师有很大的启发。
3、实施青蓝工程,搭建成长平台。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迅速、稳定地发展,缩短新教师的探索周期,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3月17日,县二小在新学期再次启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使新教师与有丰富教龄的老教师结成师徒。
首先,徐丽丽主任宣布了本次“青蓝工程”的结对目的及任务,分别明确了师徒的义务,包括详细指出师徒互相听课几节、师傅上示
范课、指导徒弟上好公开课及汇报课、共同学习一本教学专著、教学案例或论文的书写、总结反思等要求。接着,侯燕校长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师傅精心指导,青年教师虚心学习,争取早日出师。会上,青年教师纷纷与师傅签下结对协议,并进行了简单的拜师,师傅谆谆教诲,徒弟面露笑意,场面十分温馨、融洽。 4月5日至4月14日,历时两周的青蓝工程徒弟汇报课及集体备课展示课活动顺利落下帷幕。本次徒弟汇报课活动共12节汇报课,涉及语文、数学、哈语文、英语、音乐、体育、科学7个学科。
纵观12节展示课,呈现出这样一些共性:教学设计科学细致,教学流程清晰顺畅,师生互动活跃充分,教学效果总体良好,教学功底日渐深厚。这说明我校的青年教师正在健康地成长,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令人欣慰。
一学期以来,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增长,木丽德尔老师多次参加送课下乡活动,周倩老师荣获县级辅导员大赛二等奖,地区辅导员大赛优秀奖,郑琳老师参加县级知识竞赛,荣获团体二等奖,李春霞老师的讲课水平有明显进步......
“青蓝工程”不仅为我们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为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师交流互动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二、渗透课改理念,提高课堂效率
本学期,改变以前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放手,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教学现状,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强化 “先学后教”,以教师
点拨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这个环节教师教的时间依学生疑难多少来定,多则多讲,少则少讲,主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教师逐渐培养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为提高课堂效率打好基础。
我们继续把课堂作为教研主阵地,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尤其是常态课,坚持七个原则,追求一个目标(七个原则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辅导要“细”,负担要“轻”,一个目标即:质量要“高”)大多数教师能够按照学期初计划去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坚持听课促效率的做法,共听推门课13节,名师观摩课9节,同课异构公开课60节,徒弟汇报课、集体备课展示课共11节,磨课4节,共计97节。学校领导、中层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坚持每周每位领导至少听1节推门课,值周领导至少听2节推门课。本学期,周周听推门课,通过听、看、问、反馈四个环节,了解教师教育教学的过程动态,给教师以有效及时的帮助指导。新任教师基本达到合格课堂,普通教师基本达到有效课堂,校级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达到高效课堂。还开展高段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竞赛,五、六年级语文、数学、哈语文质量抽测,检测课堂教学效果,查漏补缺,不断反思,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
三、抓实校本教研,提升科研水平
本学期校本教研活动仍以集体备课、讲课、评课、主题研讨、课题研究为主,但细化内容,加入期末成绩分析、学科竞赛等活动,更
贴近教学。不仅注重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提升,还逐步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1、落实教研组长例会制度,隔周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或一对一的通知安排,对教研组的计划进行反复审核,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对活动的流程、记录、考勤、活动总结及相关档案的整理做出明确的要求,并督促各教研组按照计划开展活动。除此之外,继续请各部门领导深入教研第一线,参与并督促各组教研活动。经过本学期的指导,教研组工作开展顺利,档案整理规范,4月11日至4月12日迎接县教务教研互评,教研组相关档案得到满分,教务教研档案考核位居全县第一;6月20日至6月21迎接县教务教研第二次互评,6月30日迎接县级标准化档案检查,均得到县教育局领导好评。
2、坚持教研活动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提高了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
3月21日---4月20日,听评课活动共安排公开课80节,其中名师观摩课9节,同课异构公开课60节,徒弟汇报课、集体备课展示课共11节。各组内教研活动8次,其中集体评课3次,集体备课1次,主题研讨2次(课题研究及新课标主题研讨),期末考试成绩分析1次,经验交流1次,数学高段教研组开展了“解决问题能力竞赛”,获奖学生28人次。通过各类教研活动,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抓实课题实施过程,实现组组有课题,人人能参与的目标。 本学期,我校共有1个自治区级小课题,6个地区级小课题,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