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探究,发展创新;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信息处理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保存网页上的文字和图片
2、 根据资料的内容,用文件夹分类保存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我们可以把在网络中搜索到的文字、图片或音乐等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里,以便随时查看,合理的利用。我们找到了信息怎么才能把它们保存下来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怎么保存网络信息。 (二)查找信息并保存
教师演示查找苏轼的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并且保存。 保存文字步骤:
1、 复制网页上的文字。
2、 启动文字编辑工具,如记事本等。 3、 粘贴文字,保存文件。
让学生操作把苏轼的中秋节的诗词保存下来到自己的文件夹中。 (三)搜索图片并保存 教师演示怎么样搜索图片。 1、 单击“图片”
2、 输入关键词“中秋节”。 3、 单击“百度一下”。 4、 单击需要保存图片。 教师演示怎样保存图片。
1、 在图片上右击,选择“图片另存为” 2、 单击,选择图片存放位置。 3、 输入图片的文件名。
4、 单击“保存”按钮,完成保存。
学生操作,保存两张关于中秋节的图片到自己的图片文件夹中。 教师展示学生保存的图片。
(四)版权法的教育 教师让学生阅读记一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 (五)巩固练习
让学生搜索与中秋节相关的文字和图片,分类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 (六)探索学习
同学们,网上除了又文字、图片资料外,还有好听的音乐、好看的视频等。 你能试着查找并下载音乐或者视频吗? 学生自己探索学习。 (七)教师总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我们学习到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文字和图片的下载。学生已经具备了浏览网页的方法,所以本节课主要是利用网络环境,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和交流合作,尝试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下载文字和图片,让学生懂得同一问题可用不同方法,只要自己肯练和动脑思考,问题都会解决的。
教学时,首先创设小导游的情境,给学生创设了学习的环境,讲清要求之后请学生去学习图片和文字的下载。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请学生当小老师来讲解下载的方法。为了当好导游让学生通过网上获取信息,下载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促使学生从多方面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学生表现的很活跃积极性很高,学习的兴趣很浓。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评价的手段有点单一,没有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关注每一位学生; 2、语言不够精炼,引导的不是很到位,有些学生还是习惯有问题就问老师,没有想着自己先思考看是否能解决,这个现象不是很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从中收获与反思都颇深,这为我今后的教学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信我能以此为契机更好地开展教学,使每个孩子都能有所得。
综合实践一 网上游览“中国古代科技馆” (学生上机操作一课时)
第九课 当个电脑小画家——画图初识 教学目的:
1、熟悉画图窗口的基本组成,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2、探究画图工具箱中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
3、根据自己的印象,给春、夏、秋、冬四季图画填充颜色。 4、通过绘图学习,培养学生学生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认识并学习使用画图工具。 教学难点:
画图工具的使用。 教学准备:
1、春、夏、秋、冬四季给我们的印象。 2、电脑鼠标、键盘的使用方法。 3、本课时配套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作品欣赏,激趣 二、打开画图窗口
打开画图窗口就是启动“画图”软件。
如果在WINDOWS桌面上把“图画”设定为快捷方式,在 上双击画图快捷方式图标就可以直接打开“画图”窗口。 三、认识“画图”窗口
用我们自己的话描述“画图”窗口各部分的作用 (每填写一条可以得到一颗星)。 四、设置“画纸”属性
动手绘画之前,一般先要设置“画纸”的颜色和大小。
方法1:在“画纸”的右下角及它的两条边上,都有蓝色的控制点。 当鼠标指针移到这些点时,指针变为“双向箭头”,这时按下鼠标 左键并拖动,就可以改变“画纸”的大小。当“画纸”大于 窗口时,窗口内只能显示一部分画面,如果要看其他部分, 可以利用滚动条移动“画纸”。 方法2:点击图像-----属性,然后输入宽度和高度 五、认识画图工具
工具箱、样式区、前景色、背景色、调色板、滚动条、画图区及取消方法CTRL+Z或是橡皮工具 六、观察演示
学生观察电脑《春天》图画的演示,构思自己的图画内容。 七、用画图工具画图
1、尝试用画图工具箱里的各种图形工具画图。
2、用画图工具箱里的填充工具,给春、夏、秋、冬四季图画填充颜色。 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4、学生作业展示,师生点评
5、你会画下列图画吗?分别运用了工具栏中哪些工具? 6、欣赏《春天》绘图过程,完成作业。 八、课堂小结
在学习过程中,你做到了以下几点吗?每做到一点就可以得到一颗星。
课后反思: “画图”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在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多动手,使他们在轻松的愉悦气氛中主动学、玩中学、学中玩。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1、画图窗口的出现,不是直接出示,而是通过学生在已有WINDOWS窗口组成知识和画画必备工具的基础上自己讨论、拼装、形成画图窗口,再加上课件的声音、图像演示,这样学生很自然地理解和接受画图窗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灵活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2、在前面“纸牌”等程序运行操作基础上,画图程序的启动,也是学生自己探索,形成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3、学生在自由操作的状态下,摸索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自己发现总结,掌握得更加牢固,兴趣浓。
4、渗透美育,在欣赏过程中,利用其它工具创作作品,达到知识、能力的升华,也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第十课 当个电脑小画家 ——徒手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绘画工具——“铅笔”和“刷子” 过程与方法:
能用“铅笔”和“刷子”画出各种各样的线条; 会用放大镜和“橡皮”对图形进行修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图片处理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难点:
认识“铅笔”和“刷子”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那就请你们在纸上画出有创意的房子和树。 你们刚才的画法就叫做徒手绘画,徒手绘画也可以这样的理解为就是不用尺等绘画辅助工具画出来的图画。 导入主题《徒手绘画》 二、新授
1、铅笔和刷子工具的认识
其实在我们计算机画图里面也有徒手绘画的工具,你们想知道吗?请大家先打开书P66,看一看!
师:你们能找到这两个工具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请你们打开画图软件,尝试使用一下这两个工具。 (教师示范讲解)我们可以用铅笔和刷子工具画出各种各样和各种的线条,方法就是选择工具后,再选定颜色,用鼠标的拖拽操作方法就可以了。 2、徒手绘画
这是老师将纸上画的房子和树搬到了画图里面,你们也想把刚才纸上画了你们富有创意的房子和树搬到画图里面吗?
那就请迅速行动起来吧,用画图里面的铅笔和刷子工具完成自己的绘画吧!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点评,解决操作中的问题 (1)学生说出的问题 (2)师发现的问题 4、学生再次创作 5、学生作品再次展示 三、小结,点评
今天同学们都表现的很不错,在学习当中都开动了脑经,动手完成了自己的绘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收获到了什么呢? 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可以用歌声来歌唱我们的美好生活,也可以用手来绘画我们美好的生活。
第十一课 当个电脑小画家——线条妙用 教学内第十一课 当个电脑小画家——线条妙用 课型 上机操作 容 认识直线和曲线曲线工具并掌握其画法;灵活运用直线和曲知识与技能 教线工具画一幅线条画 学过程与方法 目标导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目标 情感态度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认识和价值观 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