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通过对比以上两组图片,谈谈画家为什么要用梅花来表现春天,传递春的信息?是怎样把自然美和生命活动联系起来的?
生:梅花是春天的使者,有不畏严寒的精神值得赞颂,画家通过颂红梅傲雪迎春的高尚品格和画梅花来赞美人的品格,把这种生命具有的精神用自然物表现出来,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师:“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一探春光。其它的百花也不甘示弱纷纷赶来向春姑娘报道。大自然为我们创造的春天可以说是个百花园,生机盎然。大家现在可以一边欣赏一组花卉图片一边构思:如果让你们用这些花卉为题材表现春天,你准备怎样表现呢?
课件展示:一组表现春天花卉的摄影图片和门德尔松的钢琴曲《春之歌》 板书:自然美──客观世界中自然物、自然现象的美。 B、课件展示:摄影风景图片《漓江》与画家白雪石几幅国画作品《漓江春》、《漓江春早》等
问题:同样是表现桂林山水的题材,自然美与艺术美有何不同?什么是艺术美?自然美与艺术美又具有哪些共同的美感?
板书:艺术美──艺术作品呈现的美。二者关系──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
2.造型艺术作品与文学作品表现春天的不同特色和特点: A、欣赏墨彩画《溪》和国画《初春》
课件展示:摄影图片《春柳》与国画《溪》、《初春》、童声音乐《春》
师:“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冬雪消融,小溪潺流,碧绿清澈,在微风的吹拂下漾起道道波纹,嫩柳生机萌动,这一切都传递着春的消息。湖滨春柳吐绿,鱼民在美好的春光里忙忙碌碌,鱼舟来来往往,一片繁荣景象。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呀!今天,同学们也是有备而来,收集了不少有关春天的诗词,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几轮以“春”为主题的“赛诗会”,抒发一下自己对春天的感受!现在进行第一轮,主题为“春柳”。
备课资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一树春风干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师:具象表现与意象表现各有什么特点? B、欣赏国画《梅石溪凫图》 (宋)马远 课件展示:Flash动画《梅石溪凫图》、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朗诵录音和解析 教学设计:Flash动画演示梅花怒放、群鸭戏水场景,点击梅花、群鸭局部放大,对比摄影梅花、鸭子进一步认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感受文学与艺术不同的特点。
课件展示:一组自然界蜂蝶、小鸟、昆虫迎春、闹春的摄影图片和音乐《鸟鸣》、女生合唱《春游》(第二轮赛诗主题“春趣”)
备课资料:双飞燕子几时同?夹岸桃花蘸水开。/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
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C、欣赏国画《春雨江南图》 (现代) 李可染
师:每逢看到春雨,农民伯伯总是说:“春雨贵如油”!我们要说,春雨美如画!在不知不觉中,春雨染红了桃杏,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秧苗!春雨是无色的,但它却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极富诗意的世界!而江南的雨景,无论是在画家的画中,还是在诗人的笔下,都别有一番情趣,意境深邃幽远。宛如苏轼《望江南》词意“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的写照。现在,我们进行第三轮赛诗,主题为“春雨”“江南”。
课件展示:一组表现春雨的摄影图片、杜甫《春夜喜雨》朗诵录音和背景音乐《春游》 备课资料: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两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春来阶砌,春雨如丝细。春地满飘红杏蒂,春燕舞随风势。
D、欣赏雕塑《春风》 (现代) 张德峰
课件展示:雕塑《春风》、音乐《望春风》、艾青散文《春姑娘》的朗诵录音 师:散文中描写的“春风”与雕塑《春风》表现的春风有何不同?
生:散文是以“春风”写“春风”,雕塑《春风》则是将无形春风、春天有形化、具体化,刻画成三位青春少女,像春姑娘一样飘然而至,似乎看得见、摸得着,但也同样充满了美妙的诗意感受。下面,我们进行最后一轮赛诗,主题就是“春风”。
备课资料: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小楼一夜听春风,深巷明朝卖杏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造型艺术作品与文学作品表现春天有哪些不同特色和特点?
生:造型艺术表现手法多样,具有视觉感受,文学作品只是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但两者都具有意境,能够抒发作者的情感和表现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
3.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欧美风景画表现春天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特点:
课件展示:油画《花开的果园》(法国)毕沙罗、油画《白桦林》(俄罗斯)列维坦和国画《游春图》(隋)展子虔、国画《早春图》(北宋)郭熙
问题(1):油画《花开的果园》是通过什么形式、描绘什么来表现春天的?主要借画来赞美什么?
问题(2):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欧美风景画在表现春天时,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特点? 4.造型表现与色彩表现春天的不同特点:
课件展示:蒙德里安作品《百老汇爵士乐》和春天色彩构成 师:画丽的色彩是如何呈现出来的?
教学设计:分析春天的色彩,通过运用春天的色块置换,将《百老汇爵士乐》演变成春的乐章。
(三)结束延趣、课堂小结阶段
师:在课的最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起聆听来自春天的声音,让我们用心来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课件展示: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或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
课后作业:继续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成语、散文、歌曲等素材,并结合自身感受和收集的素材进行创作构思。
感受春天 了解春天
第二课时
(一)引导阶段
课件展示:Flash动画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第一乐章 (二)发展认知阶段
师:在上节课,同学们举行了“赛诗会”,可以说是如火如荼,异彩纷呈,每组同学都发挥的相当出色。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比赛,希望能够让大家尽显风采,一决高低。主题只有一个字“春”。
1.赛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北国之春》、《渴望春天》、《春水流》、《春去春又回》、《春夏秋冬》、《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春泥》……
2.赛成语:春风得意、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满面春风、妙手回春、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意盎然、春风拂面……
3.赛春联:
瑞雪染腊梅,白里透红一两点/和风拂杨柳,动中有静四五技
残雪逢春寒冰解/江山添翠芳草生 草长莺飞春意闹/山欢水笑彩云归 寒就梅花传腊去/暖从燕子带春来 朝旭放晴山亦笑/春风解冻水能音 春风得意挑花醉/时雨宜人柳色新 春风送暖燕剪柳/飞雪迎春蝶恋花 春风吹过阳光绿/山曲唱来稻谷香 碧海金波朝旭日/春风银网耀朱鳞 点点轻舟腾巨浪/陈陈渔歌卷春风 人面如花朵朵笑/春风似洒陈陈香 山在绽蕾朵朵美/春笋出土节节高 渔歌唱平千倾浪/螺号唤醒万字春 千峰苍翠吐春意/万亩碧波浴朝晖 青春有限宜珍惜/事业无穷务奋勤 4.赛散文:《春的消息》
是微微南来的风?是小溪淌过冰凌?是田野消融的残雪?是窗外鸟儿的啼鸣?春,悄然而至,柳树的腰柔了,泥土的背松了,阳坡的脸暖了,草儿的叶绿了……
(三)认知巩固阶段 l.课件展示:一组画家描绘的有关春天的作品背景音乐《湖上春来水沉碧》
2.布置作业:结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收集的素材,尝试根据“比赛”中的一首诗、一篇散文、一句成语、一对春联以及一首乐曲画出春的意境。
3.作业要求:只画初稿,不上色彩,重在构思、构图;可以分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课件展示:图片集锦和背景音乐《春野》
5.作业展评:请学生谈构思,讲创意,并与其他同学互评,交流感受,共同进步。
(四)课堂小结阶段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起感受了春光,畅想了春天,同时也放飞了理想与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看!春天已经来了,春风已经吹遍了大自然的每个角落,无边无际的绿色生命都在春风中开始绽放,奏起了美妙动听的乐章。我们不仅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把握青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去追求、去创造。因为这是春天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只有这样,生活才有收获,希望才更美好,未来才更辉煌。下课!
课后作业:预习下一课《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了解有关春天的色彩,收集有关春天的活动、色彩资料,完善构思、构图。
十二、课后反思
人教版《春天的畅想》内容亲切、自然,与大自然联系紧密,学生们普遍比较喜爱,也容易接受,而且在教学上非常注重学科整和,增添了美术学科的“人文性”。为了顺利实施本课,教师除了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论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多学科整和能力,多媒体操作能力,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个人的修养水平。
1.本课教学通过借助学生内在的生活体验,采用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并利用现实生活素材,运用大量表现春天的图片、音乐、文学作品和制作FLash动画创设情景,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移入,为心境共鸣创造条件,焕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领悟到表现春天的多种手法,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
2.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对比、讨论、比赛的形式,尽可能的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让文学、音乐、民俗等多学科知识在本课中得到渗透,师生思维在交流中得到延伸,感情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3.此外,适时、适宜、适合的对学生予以最充分的肯定与鼓励也相当重要。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会有闪光点,就看我们如何去挖掘、去点亮、去捕捉、唤醒学生心灵深处最美好的东西。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自然而然地将心中所想的最美好的感觉通过情感流露出来,才会在课堂上不时进出精彩的发言,展现出可爱的动作,流露出欣喜的眼神。本课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而且特别关注学生在欣赏、分析、想象、交流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自身欣赏水平、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平,同学间的情感也能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
一、教 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学习领域:研讨与实践 四、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基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考虑,本课教学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尽可能地使课堂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主体性。本课主题是围绕春天展开畅想和色彩基本知识的学习,通过让学生看、听、想、赛、练等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春天的认识和了解色彩基本知识,激发学生描绘美好春天的欲望。
五、教学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