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三中考数学综合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4:36: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聊城)在﹣,0,﹣2,,1这五个数中,最小的数为( ) A0 . 考点:

分析:

解答:

有理数大小比较.

用数轴法,将各选项数字标于数轴之上即可解本题.

B

C﹣2 .

D

解:画一个数轴,将A=0、B=﹣、C=﹣2、D=,E=1标于数轴之上, 可得:

∵C点位于数轴最左侧,是最小的数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数轴法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牢记数轴法是解题的关键.

点评:

2.(3分)(?聊城)如图是一个三棱柱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考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点:

分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可得答案. 析: 解答: 解;从正面看是矩形,看不见的棱用虚线表示,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注意看不到的棱用虚线表

示. 3.(3分)(?聊城)今年5月10日,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走复兴路,圆中国梦”中学生演讲比赛中,7位评委给参赛选手张阳同学的打分如表: 评委代号 A B C D E F G 评分 90 92 86 92 90 95 92 则张阳同学得分的众数为( ) A. 95 B. 92 C. 90 D. 86

考点: 众数 分析: 根据众数的定义,从表中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为众数. 解答: 解:张阳同学共有7个得分,其中92分出现3次,次数最多,故张阳得分的众数为92分.

故选B. 点评: 考查了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该组数据的众数. 4.(3分)(?聊城)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叠放在矩形的两条对边上,如果∠1=27°,那么∠2的度数为( )

53° 57° 60° A. C. D.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3,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

相等可得∠2=∠3. 解答: 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3=30°+∠1=30°+27°=57°,

∵矩形的对边平行, ∴∠2=∠3=57°. 故选C.

55°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

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3分)(?聊城)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3=6 B. += C. 5﹣2=3 D.

÷=

考点: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可判断A、D,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可判断B、C. 解答: 解:A、2=2×=18,故A错误;

B、被开方数不能相加,故B错误; C、被开方数不能相减,故C错误;

D、

=

=

,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注意被开方数不能相加减. 6.(3分)(?聊城)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此方程可变形为( ) A. B.

(x+)2= (x+)2= C.

(x﹣

D.

(x﹣

)2=

)2=

考点: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分析: 先移项,把二次项系数化成1,再配方,最后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得出即可. 解答: 解:ax2+bx+c=0,

ax2+bx=﹣c,

x2+x=﹣, x2+x+(

)2=

)2=﹣+(

)2,

(x+,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正确配方,题目比较好,难

度适中. 7.(3分)(?聊城)如图,点P是∠AOB外的一点,点M,N分别是∠AOB两边上的点,点P关于OA的对称点Q恰好落在线段MN上,点P关于OB的对称点R落在MN的延长线上.若PM=2.5cm,PN=3cm,MN=4cm,则线段QR的长为( )

A. 4.5 B. 5.5 C. 6.5 D. 7

考点: 轴对称的性质 分析: 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PM=MQ,PN=NR,进而利用MN=4cm,得出NQ的长,即可得

出QR的长. 解答: 解:∵点P关于OA的对称点Q恰好落在线段MN上,点P关于OB的对称点R落在MN的

延长线上,

∴PM=MQ,PN=NR,

∵PM=2.5cm,PN=3cm,MN=4cm,

∴RN=3cm,MQ=2.5cm,NQ=MN﹣MQ=4﹣2.5=1.5(cm), 则线段QR的长为:RN+NQ=3+1.5=4.5(cm). 故选: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PM=MQ,PN=NR是解题关键. 8.(3分)(?聊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抛掷一枚硬币,硬币落地时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 B. 把4个球放入三个抽屉中,其中一个抽屉中至少有2个球是必然事件 C. 任意打开七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正好是97页是确定事件 D. 一个盒子中有白球m个,红球6个,黑球n个(每个除了颜色外都相同).如果从中任取一个球,

取得的是红球的概率与不是红球的概率相同,那么m与n的和是6

考点: 随机事件;概率公式 分析: 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以及概率的求法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 解:A.抛掷一枚硬币,硬币落地时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此说法正确;

B.把4个球放入三个抽屉中,其中一个抽屉中至少有2个球是必然事件,此说法正确; C.任意打开七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正好是97页是不确定事件,故此说法错误;

D.

,取得的是红球的概率与不是红球的概率相同,所以m+n=6,

此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考查了随机事件,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以及概率

的求法.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9.(3分)(?聊城)如图,在矩形ABCD中,边AB的长为3,点E,F分别在AD,BC上,连接BE,DF,EF,BD.若四边形BEDF是菱形,且EF=AE+FC,则边BC的长为( )

A. 2

B. 3

C. 6

D.

考点: 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 分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和菱形的性质得∠ABE=∠EBD=∠DBC=30°,AB=BO=3,因为四边形BEDF

是菱形,所以BE,AE可求出进而可求出BC的长. 解答: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90°, 即BA⊥BF,

∵四边形BEDF是菱形,

∴EF⊥BD,∠EBO=∠DBF, ∴AB=BO=3,∠ABE=∠EBO, ∴∠ABE=∠EBD=∠DBC=30°,

∴BE==2,

∴BF=BE=2,

∵EF=AE+FC,AE=CF,EO=FO ∴CF=AE=, ∴BC=BF+CF=3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以及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时斜边的一半,

解题的关键是求出∠ABE=∠EBD=∠DBC=30°.

10.(3分)(?聊城)如图,一次函数y1=k1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2=B(﹣2,﹣1)两点,若y1<y2,则x的取值范围是( )

的图象交于A(1,2),

搜索更多关于: 初三中考数学综合复习题 的文档
初三中考数学综合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kpwt0o9py0n19a8hrgx9da6a52gje00h0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