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3 1:00: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相关内容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摘自岳麓版《必修Ⅰ》

材料二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负,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斗争取得应急抢险抗灾重大阶段性胜利后,开始转入全面恢复重建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中央财政在已经于春节前安排第二笔17.5亿元的冬春救助资金的基础上,前几天又对10个重灾省份下拨了专门增加的3.4亿元春荒救助资金。同时,春节前还下拨了7.1亿元的重灾省份城乡低保群众人均补助,城市15元、农村10元的临时补贴,连续补贴三个月。中央政府官员李立国说,在倒损民房的恢复重建上,各地还普遍制定减免行政收费等措施,发挥农民自建房屋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的恢复重建主体地位。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实施社会保障的具体做法。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

9

(3)据材料三指出在灾害发生后我国政府救灾的主要措施。

(4)综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10

答案解析

课前准备区

一、1.(2)干预 (3)凯恩斯主义 (4)黄金时期 2.(2)干预 (3)混合经济 二、1.社会问题 2.经济安全

3.养老 失业保险

5.(1)社会稳定 (2)国家财政 三、1.(1)科学技术 (3)公众生活 3.竞争力

四、1.(2)新兴 (3)信息技术 3.知识经济 信息技术 问题思考

想一想 历史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现实因素:科技革命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是其产生、出现的根本动力。

想一想 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课堂活动区 考点

1.(1)1950~1973年的逐年上升趋势与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关,扩大政府开支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2)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了“黄金时期”。

2.(1)1973年以后,英国等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开始调整政策,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开支也有所削减。

(2)英美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4.(1)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5.(1)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2)只要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新经济”模式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仍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

6.B 7.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和自我完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课后练习区

1.A [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共同点是强调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D [从材料信息不难看出,战后发达国家采用了建立国营经济的方式发展经济,这

11

是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重要方式。]

3.D [此题关键在于读取材料信息,“政府应该用税收手段对收入进行再分配”,体现出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

4.B [自由放任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首先可以排除。社会福利正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积极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从罗斯福新政开始的。这种干预没有减轻负担,反而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

5.B [①②④正确,二战后,并非世界上所有国家普遍推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6.D [专业化分工及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兴起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性影响,D项表述最全面。]

7.C [该题突破口是读懂材料。英国政府的这一做法一方面反映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客观上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题干材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无直接的关系。]

8.B [“新经济”是指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 9.(1)做法:社会救济、以工代赈、通过立法保障民众利益和社会保险。

(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3)措施:中央拨款救助灾区;确保低保群众生活补助;减免行政收费;安置房屋倒塌的受灾群众恢复重建民房。

(4)关注民生是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政府救灾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涉及到民生、社会保障等相关内容,属于高考的热点问题,注意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分析的时候注意要把具体措施是怎样体现“关注民生”和“社会保障”的方面答出来。

1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kuzj6ze7k44p5c1cp2i5zpak1cslt00d9j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