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思考题
一
1. 煤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
2. 成煤植物的主要化学组成是什么?它们各自对成煤的贡献如何? 3. 为什么木质素对成煤作用的贡献最大? 4. 为什么木质素抗微生物分解能力较强?
5. 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什么? 6. 煤的成因类型有哪几种? 7. 煤炭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8. 什么是沼泽?按水的补给来源分,沼泽分为几类? 9. 什么是成煤作用?它包括哪几个阶段? 10. 什么是煤化程度?
11. 什么是泥炭?什么是泥炭化作用?
12. 从高等植物到泥炭,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其本质是什么? 13. 泥炭化作用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多氧、缺氧),各阶段的化学变化有何特点?(生物化学、分解、再化合)
14. 为什么在泥炭沼泽中,植物遗骸不会被完全分解?(水、酸性、杀菌成分) 15. 泥炭的成分有哪些?有机质中包括哪些?(腐植酸、沥青质、木质素、脂类及植物残体)
16. 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哪些过程和变化?
17. 泥炭化作用、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本质是什么?
18. 影响煤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19. 什么是深成变质作用?
20. 什么是希尔特定律?(垂直分带规律指:水平或近似水平煤层的不同煤层表现出的规律);水平分带规律是指:同一倾斜煤层中的规律。 21. 什么是岩浆变质作用?
22. 区域热变质和接触热变质的区别? 23. 什么是动力变质作用? 24. 变质作用有哪几种类型?
25. 什么是煤层气?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二
1、 煤大分子结构单元是如何构成的?结构单元之间如何构成煤的大分子? 2、 随煤化程度的变化,煤分子结构呈现怎样的规律性变化?
3、 从煤的生成过程来分析,为什么煤的大分子结构以芳香结构为主要特征? 4、 希尔施结构模型和两相模型分别反映了煤物理结构哪些特征? 5、 煤分子结构现代概念是什么?
三
1、 煤岩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类?薄片和光片有何区别?
有机显微煤岩组分组有哪几种?它们的成因是怎样的? 从煤的生成过程分析凝胶化作用和镜质组的形成。 什么是丝炭化作用?惰质组的成因有哪几种? 壳质组是如何形成的?
从成因角度分析惰质组与凝胶化组分的关系。
从煤的生成过程分析煤有机显微组分多样性的原因。(起始物料、水位高低、空气流通、季节变换、水流特点) 8、 煤的无机显微组分有哪些?
9、 什么是显微组分的反射率?研究煤的性质时为什么采用镜质组的最大
反射率?
10、 什么是宏观煤岩成分?煤的宏观煤岩成分有哪几种?
11、 区分煤的宏观煤岩成分需要利用煤的哪些外观性质或特征?各自在煤
中的存在形态怎样?
12、 什么是宏观煤岩类型?与宏观煤岩成分有何区别与联系?
13、 煤岩学有哪些方面的应用?(科学目的、指导煤炭加工利用目的)
四
1、 什么是煤的工业分析组成?
2、 煤的全水分是否包含在工业分析中?
3、 煤的工业分析的方法特点是什么?(粗略、将煤中的无机质和有机质转化) 4、 煤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有哪几种形式?(物理态、化学态)
5、 什么是煤的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全水分?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分界的关
键因素是什么?
6、 外在水分、内在水分的含义是什么?
7、 在计算煤的全水分时,为什么不能将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直接相加来计
算?(基准不同)
8、 什么是风干煤样?什么是空气干燥煤样?什么是分析煤样?什么是一般分
析试验煤样?什么是收到煤样?
9、 什么是空气干燥基水分?什么是收到基水分?表示符号各是什么?
10、 空气干燥基水分与内在水分有何关系?(理论上都属于内在水分,数
值上应该相等,但实际上测值不一定相同,因为煤样处理时的条件不会完全相同,主要是空听说的湿度上会有差别导致测值上不一定相同) 11、 水分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12、 加热失重法测定煤中水分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通氮气? 13、 什么是煤的最高内在水分?表示符号是什么?
14、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与煤化程度有何关系?为什么? 15、 影响煤的内在水分含量的因素有哪些? 16、 影响煤的最高内在水分的因素有哪些?
17、 什么是煤的灰分?它与煤中的矿物质有何关系?
2、 3、 4、 5、 6、 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测定煤的灰分时,仲裁法为什么要用慢速法?
在比较不同煤种灰分时为什么要用干燥基的灰分产率进行比较?
什么是煤的挥发分和固定碳?实际测定时,煤样减少的重量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从挥发分测定的角度看,为什么空气干燥基挥发分无需对碳酸盐CO2进行校正,而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却应该对碳酸盐CO2进行校正? 就工业分析来说,空气干燥基的基准物包含哪些组分?干燥基的基准物包含哪些组分?干燥无灰基的基准物又包含哪些组分?
为什么要对挥发分进行基准换算?一般情况下,煤的挥发分应该用那个基准表示?
为什么说焦渣中的灰分与灰分测定时的灰分产率是一致的? 煤的挥发分是如何产生的?
煤的挥发分与煤化程度有何关系?为什么? 煤的挥发分与煤分子结构有何关系?
煤的挥发分与煤岩组成有何关系?为什么? 煤的挥发分与煤的成因类型有何关系?为什么? 为什么腐泥煤的挥发分高于腐植煤的挥发分?
为什么壳质组的挥发分产率最高,而惰质组的挥发分产率最低? 什么是煤的元素分析?煤的有机质主要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C、H、O三元素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
简述三节炉法测定C、H元素含量的原理,如何消除杂质气体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煤中氮含量测定方法原理是什么? 煤中的硫可分为哪几种形态?
有机硫的形成有哪些来源?(植物源和硫酸根还原成H2S再与有机质反应进入有机质)
黄铁矿硫如何形成的?(SO42-、Fe2+及有机质)
煤中全硫含量测定方法有哪几种?其原理各是什么? 按矿物质的成因分为哪几类矿物质? 干燥无矿物质基的含义是什么? 煤灰成分是什么意思? 煤灰中常见元素是哪些? 煤中的有害元素有哪些?
煤中硫、磷元素在煤炭加工利用中的危害有哪些?
煤质分析指标的计算基准有哪几种?各基准中的相应基准物包含哪些物质?
不同每种的M、A、V、FT、C、H、O、N、St,进行比较时各使用什么基准?
五、
1、 煤的密度有哪几种表示方式?其含义各是什么?
2、 煤的真相对密度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 3、 煤的显微硬度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规律?为什么? 4、 什么是煤中的孔?煤中的孔大致分为那两类? 5、 按照IUPAC的规定,孔隙分为哪几种?
6、 煤中孔隙的成因有哪几种?(原生孔、变质孔、外生孔和矿物质孔) 7、 煤的孔隙度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 8、 煤的比表面积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
9、 煤的导电性和介电常数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褐煤导电与无
烟煤导电的性质有何不同?
10、 什么是煤的透光率?它有何用途?为什么煤的透光率随煤化程度提高
而增大?
11、 煤的润湿性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 12、 煤的煤化程度、煤的粒度对煤的润湿性有何影响? 13、 煤的润湿热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六
1、 什么是煤的氧化?煤的氧化程度分为哪几级?各级氧化反应的本质是什
么?
2、 什么是煤的风化?煤风化后性质有何变化?
3、 什么是煤的自燃?为什么煤会自燃?煤化程度、煤岩组分和水分对煤的自
燃有何影响?
4、 煤的加氢有何用途?
七
1. 粘结性烟煤热解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变化的特点是什么?产物是什么?
2. 中间相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镜质组变为胶质体时开始形成很微小的球体,这些小球体逐渐接触、融并、长大,最后聚结在一起,形成了类似于液晶的具有各向异性的流动相态) 3. 什么是粘结性?什么是结焦性?
4. 罗加指数法的方法要点是什么?它的缺点是什么?适用于哪些煤?
5. 粘结指数对罗加指数作了哪些改进?为什么作这些改进?(或改进后有哪些优越性?)
6. 胶质层指数法的测定要点是什么?其适用范围是什么?它的最大优点是什
4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