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9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化学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4 至8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Co-59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避免蛋白质变性,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C.家庭装修的水性漆是以水做溶剂,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碳酸盐的沉积都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92 g甘油中含有羟基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6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8NA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3NA
--
D.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3.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4.科学家将水置于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可形成“暖冰”。某兴趣小组
做如图所示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有气泡产生。将酸性KMnO4溶液换成FeCl3溶液,烧杯中溶液颜色无变化,但有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水凝固形成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暖冰”是水置于足够强的电场中形成的混合物 C.烧杯中液体为FeCl3溶液时,产生的气体为Cl2 D.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
5.某学习小组以废催化剂(主要成分SiO2、ZnO、ZnS和CuS)为原料,制备锌和铜的硫酸
盐晶体。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1 /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能溶于稀硫酸的是ZnO、ZnS
B.步骤①、③中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步骤③涉及的离子反应可能为CuS+H2O2+2H
+
△ Cu2+S+2H2O
+
D.步骤②和④,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均可获取粗晶体 6.下列实验选用的仪器和药品均正确的是
7.向红色CrO3固体表面喷洒酒精,会剧烈反应,生成绿色固体Cr2O3,同时闻到有刺激性
气味乙醛生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反应说明乙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若有1 mol乙醇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C.由此反应可知,酒精严禁与强氧化性试剂混合存放
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rO3+3C2H5OH=Cr2O3+3CH3CHO+3H2O 8.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2 / 8
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W同主族,Y、Z、W同周期,
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W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W>X
B.Y与X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W>Z
D.Z与X形成的化合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10.轮烷是一种分子机器的“轮子”,轮烷的一种合成原料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球
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名称是乙醚
B.只含有一种官能团
C.链状同分异构体中,属于羧酸的有3种 D.既能发生加聚反应,又能发生缩聚反应
11.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对应的装置和试剂均正确的是
12.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可以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O2的装置,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
=2CO+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 8
A.由图分析N电极为正极
-
B.OH通过离子交换膜迁向左室
--
C.阴极的电极反应为CO2+H2O+2e=CO+2OH D.反应完毕,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增强
13.在容积为2 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2和3mol H2,发生反应CO2+
垐?3H2噲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CH3OH+H2O。
(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
B.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
(nCO2)减小
(nCH3OH)C.T2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CH3OH)=
nB--
mol·L1·min1 tBD.T1下,若反应达到平衡后CO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2-a)︰2
14.某兴趣小组将下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以研
究硫酸铜的浓度对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速率的影响。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V1=30,V6=10,V7=20
B.本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思想,变量为铜离子浓度
C.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1中的金属呈灰黑色,实验6的金属呈现红色 D.该小组的实验结论是硫酸铜的量与生成氢气速率成正比 15.25℃时,向一定浓度的Na2X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4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