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单位:舞钢市尹集镇谢古洞小学姓名:黄晓胜
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现代化的电教媒体在学校教学中作用越来越大,其作用越来越让我们广大教师所接受,我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总结出了电教媒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可有效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可有效培养学生观察习惯、能力,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有效地帮助我们进行作文教学,完成我们的作文教学任务。
关键词:电教媒体 作文 观察能力 观察习惯 想象力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电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小学教师,不断地认识、了解、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相结合,以实现教学目的的最优化。现代化的电教媒体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是方方面面的,下面我就电教媒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其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不会写作文,认为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怎么去写,如何把想写的东西表达清楚。针对这样的问题,也确实令我们老师头疼。通过不断的摸索,我发现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效果。
一、运用电教媒体可有效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教媒体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可以把生涩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图像、声音。我首先把优美的课文用课件展示给学生,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我通过课件,给学生生动地展示
1
出了赛马的过程,学生很容易便理解了田忌获胜的原因。又如《迷人的九寨沟》,我通过搜集九寨沟的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九寨沟的美。把生动的文字,变成了直观的图片、视频。帮助学生图文之间进行转换。有了这个基础,我又把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拍成视频、图片搬进课堂,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当学生看到这些鲜活的画面,不断变化的内容,听到生动的语言、悦耳的音乐,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注意力得到集中,兴趣不断提高。如:我在教学生写《家乡的美景》和《我们的校园》一文时,用数码相机拍摄了大量的图片,经过整理我用大屏幕显示出来,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从中发现了自己不曾注意的家乡美景,发现了这个自己经常学习的校园竟然是如此的美。学生的兴趣一下子便被调动了起来。因此教学中,要根据不同作文内容的要求,把平时的生活场境利用电教媒体再次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某一特定的情景缓慢播放、定格、放大、重复,以生动的图、文、声、像拨动孩子们的心弦,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写作的欲望,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赶快把自己想到的意思、情景写出来。
二、运用电教媒体可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我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观察能力是学生的一种重要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如果学生观察能力差就无法写好作文,所以把培养好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要的任务来抓,只有培养好学生的观察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
2
作文能力。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良好的观察习惯是观察能力培养的基础,因此我着力培养学生能够有耐心地、有重点地、长期地观察事物变化的习惯,而不是“走马观花”。例如:春天来了,我通过图片制作了春天的课件,从声音到图像,从动物到植物,我让学生们观察春天的变化,春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之处。学生在这种兴致勃勃地观察中,不自觉地便养成了耐心、有重点的观察习惯。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作文的写作十分的帮助。通过对学生的训练,学生已能够根据要求有重点地观察出事物的特征。如:学生要写一种小动物,要求写出他们的特点。为此我找了一些学生们常见的动物,但重点拍摄了他们的特征:蝙蝠的“翅膀”、四肢,壁虎的尾巴、脚上的吸盘……通过观察,学生一下子便发现了他们显著的特征,学生们都很有成就感。
只要在教学中很好地运用电教手段,学生就会对观察的事物感兴趣,这样才能提高观察质量,观察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是电教媒体所显现出的独特教学效果。
三、运用电教媒体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在心理学上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创造新形象”需要想象;反映已有的“不再眼前的事物”也需要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