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荒诞背后的真实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7 7:39: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荒诞背后的真实

——解读《等待戈多》的现实意义 河北省迁安市马兰庄中学 邮编064412 康翠玲

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信仰坍塌、物欲横流,贝可特和西方民众共同感受了未来的渺茫与无望。此时,贝克特的完成了他的成名作《等待戈多》。初次品读,它给人一种荒诞离奇、虚幻莫测的感觉,然而仔细品味后,我们发现,虚幻荒诞的外表下却隐藏着真实的世界。 《等待戈多》剧本分为两幕,第一幕写两个流浪汉在荒凉的路旁等待一个从未谋面一无所知的戈多,然而直到夜幕降临,戈多仍未到来,只有一个孩子前来报告说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会来。可是,第二天他们等待的戈多仍未出现,而又有孩子来报告说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会来。这个剧本中,看不出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人们无法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让毫无意义可言、什么也没发生的生活原生状态周而复始地循环播放。戏剧中的人物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只不过是两个小丑式的人物,毫无性格可言,他们是迷失了自我,丧失了尊严,衣衫蓝缕,精神委靡的流浪汉。他们神志模糊,就连在等待的“戈多”是谁都不知道;他们夜晚水灾阴沟里或马路边,遭人欺负却不知反抗,没有主见,只会随波逐流;他们的话语总是处于一种呓语状态,荒唐背谬,不合逻辑。剧情始终以同一缓慢的节奏进行,好象可以永远等下去,并导向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剧本中反复的出现这样的对白: “咱们走吧。” “咱们不能走。” “为什么?”

“咱们在等到戈多。”

因此,戏剧的重点并不是要告诉观众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待以及戈多到底会不会来,而是无尽期的等待,缺乏意义的、无望的等待。 《等待戈多》突出的就是一种等待意识,以及在无望的等待中产生的焦虑、不安、无奈和绝望的心情,反映了现代西方人所面临的悲剧命运。贝克特在他的一部名为《瓦特》的小说中说:“片刻的存在,不苦不乐,不醒不睡,没有躯体,没有灵魂。”这正是《等待戈多》中展示的荒诞人生的注脚。然而,像流浪汉这样的当事人,处于痛苦之中而麻木不仁,对于读者和观众,却通过剧中人物的荒诞表演,深深体会到人生的痛苦和悲惨境遇,深深认识到现代文明背后潜藏的精神危机。

而戈多是现代人极度空虚的内心需求的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而编造出来的幻想。两个流浪汉想把自己和戈多栓

在一起以获得拯救,只是他们老是想办法证明自己还存在的方式;他们自欺欺人地等待虚无的戈多,只是给自己的生存一个借口。在这里,人是脆弱的,需要外在的支撑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所以明明知道戈多不会来,还要痛苦的等待,这是信仰危机时代的人的生存状况,是现代人无可奈何的选择,贝克特触目惊心的表现了现代人尴尬的无助处境。

50年代的西方,政治腐败,经济萧条,社会混乱,道德沦丧,宗教的灵光已经褪尽,人们的思想苦闷,精神空虚,对未来失去信心。面对这种现实,贝克特认为人生不过是一连串无意义的失败和苦难的记录。他通过这一形式表现了西方普通人的共同命运——徘徊于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忍受着生与死的折磨。《等待戈多》正是二战后那一时代的人类精神真空状态的深刻写照,是作者对生存状态的直觉表达,揭示了人生意义和终极目标失落后的虚无感和荒诞感,表面的荒诞反映的却是真实的等待的无聊、焦虑与失望。剧中人物所处的这种生死两难的境地正是对充满了混乱与荒谬、罪恶和灾难,生活毫无保障的战后西方社会的高度概括与深刻反映,正是当时人类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因此,剧本以荒诞的手段,揭示了真实的目的;以荒诞的外表,彰显了真实的本质;荒诞和虚幻是比现实更加真实的“真实”。

联系电话:13933308467 13102688444

搜索更多关于: 荒诞背后的真实 的文档
荒诞背后的真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n5e1135hc8az813jgo32teb88j4i5005u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