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基础工作内容及要求:5个方面
设备管理基础工作主要包括设备原始凭证管理、设备数据管理、设备定额管理、设备档案管理和设备规章制度管理等5个方面,现分述如下。 一、设备原始凭证管理
1、设备原始凭证管理的含义
在设备管理工作中,用一定格式记载设备经济、技术活动实际状况的记录,以及规定相关单位或人员责任的书面材料,称设备管理原始凭证。
2、设备原始凭证的分类及其基本要求 设备原始凭证分为以下两类。
⑴契约式凭证。一般为当事双方(多方)就设备工程某项工作达成的合作性书面约定,作为各方履行责任或判定违约的依据。例如:设备订货合同、设备发运装箱单、设备招标采购委托书、设备技术改造协议书、设备资产保险议定书等。
对这类凭证的规范性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①约定各方的基本情况。例如:单位名称、地址、法人代表、营业许可证号码、开户银行及账号等。
②明确约定的主旨内容,即各方协议设备项目范围,包括设备技术性与业务
性要求。
③履行约定的交易金额与时间期限。
④各方的经济责任,包括付款形式和违约赔付等。
⑵记录式凭证。主要指技术性凭证,它是用于记载设备在不同时段的性能(程度)和运行状况,以及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作为总结、检查工作与分析问题以及明确责任的依据。例如:设备到货开箱验收记录、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单、设备维护(含一、二级保养与润滑)记录、设备事故鉴定书、交接班记录表、设备大修理完工报告等。
对这类凭证的设置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①满足需要。即根据设备管理实际工作需求程度,确定其设置凭证种类的多少与繁简。但有些项目是必须包括的。例如:主体情况(设备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等);主体内容(记载主要事项);必要的附则(凭证印制单位、填写单位、责任人、填写日期等)。
②简明适用。凭证、单据内容、格式清楚明了,便于填写与流转。 ③科学规范。即设置目的与填写要求明确;保证填写内容真实、准确;规定保存时效期(终生、长期、短期);责任者应签字负责。
3、企业常用的管理凭证
企业设备管理常用的凭证按不同的管理阶段主要包括以下19种,有时还会派生出若干种。
⑴设备管理前期,主要有以下5种凭证。 ①设备配置可行性分析报告审批单。
②设备订货合同。还可能包括:订货前的选型招标委托书与中标通知书;运输合同及相关保险单据;设备监造合同等。
③设备到货开箱验收记录。还可能涉及设备质量与数量不符的索赔记录等。 ④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单,应包括设备性能、精度、负荷各项测试数据。还可能涉及委托安装合同。
⑤设备资产账目与卡片,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设备使用部门和企业资产或财务部门均应设置。
⑵设备管理使用期,主要有以下12种凭证。
①设备运转情况记录。应包括运转状况、故障情况和停机时间等项。对于多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应注明操作责任者,并履行交接班手续。
②设备日常状态检查记录单(设备日常点检卡)。 ③设备一、二级保养记录单。 ④设备静密封点泄漏检查记录单。
⑤重要设备定期性能(精度)测试记录。可能涉及委托测试合同。 ⑥重要设备润滑与换油记录单。
⑦设备大修理任务书。可能涉及委托修理合同。
⑧设备大修理完工验收单。应包括设备性能(精度)测试记录和修理费用支
出明细。
⑨设备技术改造批准书。可能涉及委托技术改造协议书。
⑩设备技术改造完工验收单。应包括设备性能测试记录和支出费用明细。 ⑩+①设备事故报告单。可能涉及设备事故发生后的技术鉴定报告和修复后的验收单(包括修复费用明细)。
⑩+②设备封存(启用)单。 ⑶设备管理后期,包括以下两种凭证。
①设备转让合同。还可能涉及设备性能(精度)技术鉴定报告和设备资产价值评估报告。
②设备报废单。可能涉及设备报废技术鉴定报告。 4、设备原始凭证管理要点
设备原始凭证的设置与利用其目的是充分依据所反映的实际状况,做好分析和总结工作,不断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为此,原始凭证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⑴原始凭证管理应制度化。规定原始凭证填写、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归档的程序与责任者。其中重要环节是分析凭证显示的设备技术状态和应继续采取的措施。
⑵原始凭证管理应持之以恒。凭证记录的情况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才能确定其发展趋势。另外,对契约类凭证也应适时保存。
⑶原始凭证管理应是动态的。对已设置的管理凭证应使其相对稳定,但也不
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就应进行总结、分析、予以调整、完善。 二、设备数据管理
1、设备数据的含义
在设备物质形态运动和价值形态运动过程中,用于统计、计算、管理和科学研究、技术设计、经济核算、经营决策所依据的各种数据,称设备数据。
数据又分为管理数据和技术性数据。例如:设备拥有量、设备利用率、设备技术参数(电动机转速、锅炉吨位等)。
2、数据管理程序
企业根据设备构成的特点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各类数据管理的范围,列出数据明细。数据管理程序一般包括以下4项内容。
⑴数据收据。通过各种手段,将分布于原始凭证、工作记录、文件材料中的有关设备管理的数据,按规定的路线进行分类汇总。
⑵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随着时间推移而积累的,可供长期使用。存储方式可以是账册或计算机软盘。
⑶数据处理。对所存储的有时效期的数据,要定期进行清理和更改。例如:设备拥有量、设备资产净值等。
⑷数据显示。数据管理的目的是供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或负责人及时根据设备数据做出工作安排。为了便于上述工作,数据管理者应定期将统计、计算的数据以一定方式(例如报表或计算机网络)提供应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