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省考)》职业资格
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解析】:
2.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不包括( )
A、管理者角色 B、父母角色 C、研究者角色 D、服务角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解析】: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4.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表明教师应当( )
A、做主动的教育教学反思者 B、做勤奋的学习者 C、做有效的研究者 D、树立教师专业意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5.__________是学校文化的基本要素。( )
A、教师文化 B、课堂文化 C、课程文化 D、学生文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C 【解析】: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权利的是( )。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育改革和实验 B、从事科研、参加学术团队
C、按时获得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D、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解析】:
7.我国古代《论语》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解析】:
)。
8.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 9.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视启发教学的教育家是我国的(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10.__________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
A、关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爱岗守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解析】:
11.少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
A、6~11岁 B、7~l2岁
C、十一二岁、十四五岁 D、十二三、十五六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C 【解析】:
12.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卢梭 D、斯宾塞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解析】:
13.德育就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由此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这体现了德育的( )
A、生存功能 B、发展功能 C、享用功能 D、教育功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14.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主要是通过( )表现出来的。
A、培养人 B、参与政治活动 C、传播文化与科学知识 D、参与经济活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1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