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份试卷合集】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高考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6:25: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标准状况下,22.4 L CH4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甲烷中有4molC-H,因此22.4L甲烷中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22.4×4/22.4mol=4mol,故错误;

B、2Fe+3Cl2=2FeCl3,铁过量,氯气不足,因此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2×1mol=2mol,故错误; C、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故错误;

D、由于N2O4的最简式为NO2,所以46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N2O4看作是46g NO2,即1mol,原子物质的量为1mol×3=3mol,故正确。

8.W、X、Y、Z 是同周期主族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四种元素与锂组成的盐是一种新型电池的电解质(结构如图,箭头指向表示共用电子对由W提供,阴离子中所有原子均达到8e稳定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中含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B.在四种元素中W的非金属性最强 C.Y和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止一种 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中Z的半径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可知X有2个电子层,四种元素都是第二周期的元素,X的次外层电子数只能为2,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Y为O元素;由四种元素与锂组成的盐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Z可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Y可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X可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和1个配位键(接受孤电子对),则Z为C元素、、X为B元素,W可提供孤电子对,且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则W为F元素,以此来解答。 【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F、X为B、Y为O、Z为C元素。

A. 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在阴离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极性共价键,阴离子中含有C原子之间的非极性共价键及F、B原子之间的配位键,配位键属于极性共价键,A正确; B. 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在这四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元素,B正确;

C. C、O元素可形成CO、CO2等化合物,故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种类不止一种,C正确;

D. 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在上述元素中B元素原子序数最小,故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中B的半径最大,D错误;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把握化学键、元素的性质来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配位键的形成,注意同一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

9.古代造纸工艺中常使用下列某种物质,该物质易导致纸纤维发生酸性水解,纸张因此变脆、易破损。则该物质是( ) A.明矾 【答案】A 【解析】 【详解】

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表面涂敷明矾的工艺,明矾[KAl(SO4)2?12H2O]中铝离子水解,其水解方程式为:

B.草木灰

C.熟石灰

D.漂白粉

Al3++3H2O?Al(OH)3+3H+,产生氢离子促进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所以纸质会变脆、破损,

A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0.下列有关含氯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钙粉末能增强溶液的漂白能力

B.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的离子方程式:CO2+2ClO-+H2O=2HClO+CO32-(已知酸性:H2CO3>HClO>HCO3-)

C.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的离子方程式:2Cl2+CO32-+H2O=CO2+2Cl-+2HClO

D.室温下,向NaOH溶液中通入Cl2至溶液呈中性时,相关粒子浓度满足:c(Na+)=2c(ClO-)+c(HClO)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新制氯水中存在Cl2 +H2O

HCl+ HClO的平衡,加碳酸钙,消耗氢离子,平衡正向移动,HClO浓

度增大,漂白能力增强,选项A正确;

B. 酸性:H2CO3 >HClO> HCO3-,故HClO与CO32-不能同时产生,选项B错误; C.足量氯气和水产生的盐酸将CO32-全部反应成CO2气体,选项C正确;

D.中性时由电荷守恒得到c(Na+)=c(ClO-)+c(Cl-),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得失电子守恒得到c(Cl-)=c(ClO-)+c(HClO),两式联立可得c(Na+)=2c(ClO-)+c(HClO),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1.下列对装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可用甲装置制取少量 O2

B.可用乙装置比较C、Si 的非金属性

C.若丙装置气密性良好,则液面a保持稳定

D.可用丁装置测定镁铝硅合金中 Mg 的含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中H2O2,在MnO2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2H2O2

MnO22H2O+O2↑生成O2,故A正确;

B.乙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烧杯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2HCl+Na2SiO3=2NaCl+H2SiO3,故B错误; C.丙中橡皮管连接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气压相等,两仪器中不可能出现液面差,液面a不可能保持不变,故C错误;

D.丁中合金里Al、Si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根据H2体积无法计算合金中Mg的含量,因为Al、Si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2Al+2NaOH+2H2O=2NaAlO2+3H2↑,Si+2NaOH+H2O=Na2SiO3+2H2↑,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镁和硅都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释放出氢气。

12.五种短周期元素T、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T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遇Z的氢化物产生白烟。T、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T和Y位于同一主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T<W<Z<Y<X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T>W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T<W<Z

D.X3W和XW3都是离子化合物,但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五种短周期元素T、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通过T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可以判断,T为C元素;根据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遇Z的氢化物产生白烟,W的原子序数小于Z可以判断出,W为N元素,Z为Cl元素;T、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可以判断出,X的核外电子数为11,X为Na;T和Y位于同一主族,T的原子序数最小,判断出Y为Si元素。 【详解】

A.根据元素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判断,原子半径大小为:W< T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来越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来越弱,故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W>T>Y,B错误;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无法判断,C错误;

D.X3W和XW3分为Na3N和NaN3,两者都是离子化合物,但Na3N仅含有离子键,NaN3中即含离子键也含共价键,D正确; 答案选D。

1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2?AlCl3(s) A.Al2O3(熔融)????Al(s)???Δ冰晶石电解Cl(g)22?H2SO4(aq) ?SO2(g) ???B.FeS2(s) ???高温O(g)HO(l)NaOH(aq)2?????NaNO3(aq) ?C.NH3(g) ????NO(g) 催化剂,ΔNaOH(aq)2?Na2SiO3(aq) ?H4SiO4(s) ????D.SiO2(s) ???O(g)HO(l)【答案】A 【解析】 【详解】

?4Al(s)+3O2↑,2Al+3Cl2A. 2Al2O3(熔融)???冰晶石B.SO2(g) +H2O=H2SO3(aq),故B错误; C.NO(g)与NaOH(aq)不反应,故C错误; D. SiO2(s) 不溶于水,故D错误; 故选A。

电解2AlCl3(s),故A正确;

14.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的原子

【3份试卷合集】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高考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o3k41z6lb9uewu2s0h44x67j2pwcn01e81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