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版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9 3:57: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项目区洪旱灾害时有发生,已不能支撑该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治水害,改善环境,促进人水和谐已成为重要的议事日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从而为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更多有利支撑。因此,治理**河是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保护好原有水利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多地寻找旅游新亮点,积极稳妥地发展旅游业,加快自身原始资本积累和引进外资和人才,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改善、风调雨顺的基础之上;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在防洪保安的基础上才可以得到顺利实现。综合上述,治理**河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地步,实施该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 3.3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项目区所在地近几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人均纯收入随着山核桃产业的不断加强已跃上全县的前列,农民自主投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利、工程技术人才不断扩大,人才队伍的扩大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县域财政近年来呈良好的上升态势,乡域经济也在稳妥地发展,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基础。

综合上述技术、人才、财政支持的综合因素,该项目的实施具有十分的可行性。

4、项目建设目标与工程措施布局 4.1 建设目标

通过对**河综合治理,达到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提高防洪标准,促进人水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初步建立良好的河流生态系统。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是疏浚河道、整治河堤、净化水质、恢复生态,通过治理达到“水变清、岸变绿”。

项目建设指标为整治**河护岸3.2km,兴建环境水面工程措施3处,建拦水坝3座,河道清淤疏浚11.6km,河堤绿化5km。

4.2 设计标准

依据国家和部颁标准,在保证建筑物防洪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考虑建筑风水和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本设计尽可能保持工程建设区地形地貌,保留原有涉水建筑物的规模和风格;力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调节能力,形成“天人合一”生态格局。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确定本工程为V等,拦河坝和护岸建筑物为5级,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选定设计洪水标准为10%,校核洪水标准5%。 4.3 洪水及水力计算 4.3.1洪水计算

洪峰流量推求按《安徽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和山丘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推求。以上胡家生态水面处为典型计算。小九华处相同办法推求的。

F=32km2 H高=1138m H低=580m △H=558m L=12.5km

J==44.6‰

=0.5km 1、f=

=0.0078<0.5故修正系数α=0.836

2、由P=10%查表P-III型曲线的模比系数分别为: Kp24=1.72Kp1=1.64

H24=206.4mm P24=206.4mm H1=65.6mm P1=65.6mm 3、

=0.31查表4得损失量及地下水之和为70mm,n=0.63,R24=P24-R

损=136.4mm

=0.46 R3=62.7mm K=6

=0.34

==0.11

4、n=0.63 K=0.34 查表9得最大流量模 qm=68.8 q修=57.52 Q上胡家=qm×α×Q小九华=qm×α×4.3.2水力计算 4.3.2.1堰顶水深计算

=251m3/s =392m3/s

最新版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oavj8sltp1j03v4iv5u208bi780fr00a53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