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阶段性总结
新林区碧洲小学于新霞
一、 课题研究价值
1、 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当今时代,是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科技飞速发展,观念急剧 更新。二十
一世纪更将充满激烈的竞争。瞬息力变的时代,要求未来的人才必须具备强烈的 自主精神、自主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2、 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我国,随着I-一届三屮全会以来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 教师为主
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已得到全国教育界的肯定和初步的印证,并且取得 一定成果。为了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境界,“为了帮助学生在学 习上学会用白己的腿走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国小语学法指导研究会理事 长潘自由语)就必须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力度。
3、 教育现状的需要。纵观学生现状,我们发现:小学生上课学得死,不会权宜,不懂 应变:学习
过程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自习课或课外,如果教师 不坐班,不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绝大部分学生就会漫无冃的,无所事事,无所适从;学习 效果很不理想。
二、 课题进展情况
白课题进入到初步实施研究阶段以来,我们全组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反思,积累经 验。在学科教学模式中,成立了合作学习小纽.,引进组间竞争机制。有序教给超前H主学习 的方法。在教学屮不断充实、完善。备位教师能结合学科模式,自身教学风格,开展生动有 趣的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同时,我们能积极参加学校备类大世赛课,如“金烛杯”赛 课活动。通过参赛和广泛的听评课,吸取他人
Z长,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参加教学 论坛,学校业务理论培训,自学新课改理论知识,不断提
高业务水平,使我们课堂教学既生 动又有实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我们制定了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评价方案,在课堂教学实 施过程中,极大调动学生积极向上学习精神,使学生能以此为动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 步,并且在实施屮,我们能不断修改其屮不完善的评价细则,并制成册。
其具体研究内容为:
1、 根据课题实验方案,遵循实验原则和实验H标,拟定研究计划,实验教师完成实验 计划;收集
相关资料,加强理论学习。(主要围绕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理 论体系、具体做法等)。
2、 主要研究以下两个内容:
(1) 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研究。
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包括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选择、现代教育技 术的运用、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包括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 方法的渗透、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等。
(2) 进一步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学习、实验、探讨、总结,把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使课堂教学 结构和教学
活动发生根木性的变革,从而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屮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 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模式仍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屮的〃主导〃地位,只是教师的\导〃 必须真正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以〃学〃定〃导〃,为〃学〃而〃导〃,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以〃 主导〃代替〃主体〃的课堂教学现状。
三、实验的做法、成果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 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屮表现出來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 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 在学习过程屮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白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冇的要 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白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 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耍以学生为本位,在学 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屮培养和提高。
(一)、加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1、 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屮,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 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 “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学习是白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 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 可以以备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 生就能不断增强白己的独立性。
2、 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來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 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Z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 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 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冋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 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 来解答疑问,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 浓了。
3、 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屮,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 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 扶,该放当放。
(1)、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 让学生自
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口知与新知间架 起一朋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复习平行四 边形血积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然后提问:a、在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可不可以也运用 平移转化、等积变形的方法呢? b、你打算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你认为可以吗? c、 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想一
想,d、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 便可得出结论,并明白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一 2的道理。接下来再学梯形血积的计算 时,教师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 rfl扶到放,该放则放的原 则。
(2) 、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 处点拨
和讲解。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就是平均分的知识。教师可先复习: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 然后出示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提问: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你能用整数表示 出來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 要用“一”表示,这就是分数。如图:然后结合实际讲解的含义,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自学, 分数各部分名称。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 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 、练习、复习课,老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如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复习时,可 让学生
思考:a、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b、还有什么不懂? c、你还想知道什么?然 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冋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么”使 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学生学得就很愉快了。
在教学过程屮,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看想,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 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小学主自主学习的能力
1、转变观念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根据现代教育学的观点,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 生与课木——交互作用的结果”。教学和课程是开放性、互动性、交互性、对话性的,学习 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知识,而具有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意义。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 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可能是什么,这样才能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在学习屮, 学生要主动选择和探究,要增强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知识的秋得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生 成、转化、扩展的,是在教学过程屮师生互动建构的。
首先,要培养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学生要重视并及时调柴自主学习的理念与指导 思想,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做白主学习的主人。要主动确定学习目的,制订具体的 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在学习屮体验成功,并对已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我奖励等。
第二,要培养自我识别能力。如通过章节测验、学业考试了解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情况;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差异和学习风格,找 到最适合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第三,要培养自我选择能力。要善于选择学习工具,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自主决定学 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材料。
如要学会在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第四,要培养自我组织规划能力。计划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因此,学生科学、合理地 自我组织、制订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要培养自我培养能力。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不仅要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 要的是要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