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管线勘察详勘报告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4:35: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5.7管线穿越白沙路时应注意顶管或定向钻施工对上部路基的影响,在市政道路可由下部工程性能较好的粉质黏土②或圆砾③地层中穿越而过,或适当增加穿越深度。

4. 结论与建议

4.1根据勘察结果,结合搜集的有关资料,建设场地内无埋藏的古河道、暗塘、沟浜、古墓、古井等洞穴分布。根据长沙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无断裂通过。综上所述,建设场地内无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无可液化地层,场地是稳定的,可建设建设项目。

4.2根据勘察结果,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有关规定,建设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内无可液化地层,建设场地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4.3根据勘察结果,建筑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场地内地层属弱~强透水地层。根据水质分析结果,结合场地内地层渗透性,依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有关标准判定:场地内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场地内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地下水和土对建筑物腐蚀的防护,建议按相关规范采取防护措施。

4.4根据勘察结果,综合考虑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建设建(构)筑物的结构和荷载特点,其穿越方式及穿越层位的选择建议详见第3.3节:“穿越方式、穿越层位选择建议”。

4.5根据勘察结果,结合本地区建筑经验, 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及其它有关规程规范,场地内各地层有关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参见下表表4.5-1中数值:

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表 表4.5-1

承载力 压缩 特征值 模量 fak Es (kPa) (MPa) / / 240 320 / / 8.5 30* 固结快剪 抗剪强度 标准值 内摩 凝聚力 擦角 C(kPa) φ(°) 10 8 22 35 10 8 30 3 指 标 地 层 天然 重度 γ(kN/m3) 渗透系数 基底摩擦K 系数μ (cm/sec) 素填土①-1 杂填土①-2 粉质黏土② 圆砾③ 18.0 17.5 19.5 20.0 4.0×10-4 3.0×10-3 2.0×10-6 7.0×10-2 0.25 0.25 0.35 0.40 注:1、表中带“*”的数值为变形模量;

2、采用上表数值时建议采用静载试验校核承载力特征值;

3、当基础砌置于在不同地层上时,须考虑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 4、人工填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为快剪指标。

4.6当基础施工时,有关的施工注意事项建议参照本报告书第3.5节“岩土工程施工注意事项及防治建议”执行。

4.7基础施工期间,建议加强施工验槽、验桩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

搜索更多关于: 管线勘察详勘报告书 的文档
管线勘察详勘报告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og1o2bdh69s4tl8lgrm6o2vt5lzqa00cqc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