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
学设计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 《15、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
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 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1 / 24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4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古诗。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园,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杨万里。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 (一)初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注意断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古诗 3、齐读 (二)理解诗句 1、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 2、诗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毕竟、四时)相机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 3、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
---------------------------------------------------------------最新资料推荐------------------------------------------------------
出示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荷叶绿得充满生机,绿的无边无际。
荷花格外红艳,红得另有一种模样) 小结:
这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4、齐读古诗课件出示 三、体会诗情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致意思。 (讨论) 2、体会作者的感情。
(引导说出作者是通过对西湖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 3、齐诵古诗。 (创设情境:
同学们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 四、拓展学习 1、回顾古诗。 相机板书:
送别诗西湖荷花 2、小组为单位。
上网查阅,自主学习 3、交流汇报师生互动 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但学习了一首新的古诗,还利用网络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善于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多发现,多查找,吸收更多的知识,来促进我们的学习。 最后让我们再把这首古诗美美的吟诵一番吧。
3 / 2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4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绝句》,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初读《绝句》 1、按自学四步骤读一读古诗。 2、交流自学所得:
卡片认读生字──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扩词──展示读,正音。
三、朗读感悟 1、默读古诗,如果用诗配画的方式学习古诗,你觉得该画哪些画? 2、交流理解,说理由,教师相机简笔画: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引导学生在赏画、评画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大意。 3、感悟语言之美:
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语言又什么特色? 如: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学生发现后再让学生拓展。 在语言的比较中,让学生明白这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为我们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
四、美读成诵 1、自读、小组合作推荐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