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植物细胞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及无菌操作方法,掌握外植体离体培养的控制方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植物组织及细胞培养的培养基及外植体培养控制(重点)
识记:植物组织及细胞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及其在离体培养中的功能,大量元素与微
量元素的含义,基本培养基的含义,生长调节物质的主要类别与作用,常用培养基配方,外植体的概念,光照强度、光质及光周期的含义
理解:外植体的来源及选材,光照、温度、湿度、pH值及气体等因素对植物组织及
细胞培养的影响及调控技术,植物离体培养的基本程序
应用:常用激素的配制方法,MS母液的配制,培养基的配制,外植体无菌接种操
作
(二)细胞工程实验室的洗涤及灭菌技术(次重点)
识记:常用的洗涤剂种类,不同玻璃器皿的洗涤技术,塑料用品及金属用品的洗涤
方法
理解:铬酸洗液的配制方法,培养基的灭菌技术,玻璃器皿及金属用具的灭菌方法,
实验室环境的灭菌处理
应用:不同外植体的灭菌方法,几种常用消毒剂的特点、选择及运用 (三)细胞工程实验室的设置(一般)
识记:细胞工程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基本实验室与辅助实验室的组成及功能 理解:理想的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布局,植物组织及细胞培养过程中常用的培养容
器、金属及塑料用具
应用:实验室常规设备、灭菌设备、无菌操作设备、培养设备及其它相关设备的使
用
第4章 植物组织和器官培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主要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特别是茎尖脱毒原理、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胚乳培养获得三倍体以及幼胚培养技术的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植物脱毒与快速繁殖(重点)
识记:植物脱毒与离体繁殖的概念,腋芽、不定芽的概念
理解:植物脱毒与快速繁殖的意义,传统防治植物病毒的方法及其局限性,茎尖脱
毒技术的原理,各种脱毒效果的检测方法,离体繁殖对外植体的要求,培养物增殖的四种方式及在实际运用中的选择依据
应用:植物脱毒的主要技术规程及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从母体材料病毒侵染的程
度、起始培养物的茎尖大小及外植体的生理状态等诸多方面选择脱毒材料并
5
并进行适当预处理,掌握离体繁殖程序的四个环节及其使用范围
(二)花药及花粉培养(次重点)
识记:花药培养与花粉培养的概念及其区别,单倍体的概念,花粉植株与纯合二倍
体的概念
理解:花药和花粉培养中雄核发育的途径及影响因素,单倍体植株形成的途径,花
粉植株的倍性及染色体加倍技术,花药及花粉培养中形成白化苗的特性及原因
应用:花药培养及花粉培养的方法与技术环节,单倍体在理论研究及育种实践中的
应用
(三)植物胚培养(次重点)
识记:植物胚培养的意义和类型,成熟胚与幼胚培养的概念,子房培养的概念与意
义,胚乳培养的概念,植物胚乳的发育特性
理解:幼胚培养的培养条件及胚的发育方式,子房培养的选材与培养条件,植物胚
乳的发育特性,胚乳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形态发生
应用:幼胚培养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胚乳培养在三倍体育种中的应用
第5章 植物细胞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植物单细胞培养的方法,掌握植物细胞规模化培养的主要技术环节,掌握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主要设备及植物细胞对设备要求的特点。深入了解植物细胞在离体条件下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特性,掌握提高植物细胞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植物细胞规模化培养和次生产物生产(次重点)
识记:细胞规模化培养的意义、现状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潜力,植物细胞大规模培
养的技术要求,成批培养、连续培养、半连续培养的概念及特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类型及其在植物体内积累的特点,激发子的概念及分类 理解:植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类型与特点,规模化培养过程中种子细胞的选择,
种子细胞的增殖与放大技术,植物细胞的特性及其对生物反应器设计上的要求,培养条件下次生代谢产物积累与植物细胞生长的关系,两相培养及固定化培养的优点
应用:搅拌式反应器、气升式反应器与固定化反应器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于植物细
胞离体培养中的优缺点,植物细胞规模化培养中的有关工程技术问题与解决途径,反应器培养植物细胞生产次生产物产量提高的措施,利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方法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生物工程步骤
(二)悬浮培养(重点)
6
识记:植物细胞培养的概念,细胞悬浮培养的概念、优点及应用,悬浮培养对愈伤
组织的要求,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基本条件,接种密度的概念,细胞同步化的概念及意义
理解:通过适宜的外植体取材、激素诱导并继代获得满足条件的愈伤组织,悬浮系
的建立与继代培养,悬浮细胞的生长动态和生长速率的测定方法,细胞同步化诱导的方法及原理
应用:群体细胞生长周期长短的决定因素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植物单细胞培养技术(一般)
识记:植板率的概念,双层滤纸培养、条件培养等改进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
理解:平板培养、看护培养、微室培养的原理
应用:平板培养、看护培养、微室培养的操作要点及应用
第6章 原生质体培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植物原生质体作为细胞工程研究对象的重要意义,深入了解植物细胞结构功能与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关系,掌握原生质体的分离以及培养过程中渗透压和激素的调控原理与技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原生质体的分离及原生质体的培养(重点)
识记:原生质体分离方法的沿革,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份,酶解液的主要成份及其
作用,常用渗透压稳定剂的种类及其作用,原生质体培养基与普通培养基的区别,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主要因素
理解:各种分离原生质体材料的取材要求及其优缺点,原生质体分离材料的预处理,
酶解处理过程中需调控的参数,影响原生质体活力的因素,原生质体培养常用的方法及各自的特点
应用:掌握植物原生体分离和收集的方法,原生质体活力测定的原理及方法,原生
质体发育及植株再生过程的主要步骤以及培养和检测的方法
(二)原生质体研究概况、原生质体培养的应用及培养过程中的生理问题(次重点)
识记:植物原生质体、亚原生质体、微小原生质体、原生质球的概念,原生质体培
养研究的发展历程,逆境反应、修复机理的含义
理解: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产生逆境反应的原因,原生质体分化过程中产生细胞脱
分化的生理变化,了解细胞分裂与分化、再生细胞壁、原生质体出芽、内吞作用和液泡、气孔生理等原生质体培养中的生理现象 应用:分析原生质体的研究意义和应用领域
(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遗传性状及变异、性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展(一般)
识记: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倍性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再生植株的遗传性及
7
变异,性细胞原生质体的种类,配子原生质体的概念 质体的分离与培养
应用:性细胞原生质体的特殊意义与应用
理解: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花粉原生质体离体条件下的发育途径,配子原生
第7章 植物体细胞杂交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掌握主要融合技术的原理与基本技术,了解融合细胞的选择与鉴定方法,了解细胞质杂种细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概念、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重点)
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概念,植物原生质体整合技术的重要进展,配子—体细胞
杂交、配子间细胞杂交、微细胞杂交的含义及应用,对称融合与非对称融合的概念,自发融合与诱导融合的含义,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的进展
理解:体细胞杂交的重要意义,PEG诱导融合法与电融合法的优缺点及作用机理,
PEG诱导融合法与电融合法杂交效果的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电融合仪的结构特点,原生质体的融合过程
应用:PEG法诱导融合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技术要点 (二)杂种细胞的选择与鉴定、细胞质杂种(次重点)
识记:同核体与异核体的概念,对称杂种、不对称杂种、胞质杂种的概念,同功酶
的概念,体细胞杂种的遗传特性
理解:建立筛选方法的重要性,体细胞杂种的筛选方法,,体细胞杂种鉴定的方法,
细胞质杂种理论和实践中的意义及产生途径 应用:掌握互补选择法的原理及类型
(三)原生质体的遗传饰变,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应用、展望及局限性(一般)
识记:原生质体遗传饰变的途径
理解:体细胞杂交面临的困难,体细胞杂交研究的发展趋势
应用:体细胞杂交技术与遗传转化技术及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在植物育种实践中的
应用
第8章 人工种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植物人工种子的概念与发展概况;掌握植物人工种子繁殖体的培养技术;了解不同繁殖体人工种子的特点与制备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