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高考生物二轮考前复习方略课标版讲义:专题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7 13:19: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的概率为3/4,能卷舌父母生育的二胎(单胎)和三胎(单胎)中只有一人能卷舌存在两种情况,即二胎能卷舌、三胎不能卷舌和二胎不能卷舌、三胎能卷舌,其概率为(1/4)×(3/4)×2=3/8。(3)同卵双胞胎的核遗传物质完全相同,可以通过对同卵双胞胎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情况的调查来研究环境对性状的影响。

答案(1)能卷舌 统计能卷舌与不能卷舌在男、女中的比例[或统计不能卷舌(母)、能卷舌(父)家庭子女的情况] (2)父母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3/8 (3)同卵双胞胎核遗传物质完全相同,可以研究环境对其性状的影响 能否卷舌受到基因与环境的共同影响(或环境也能影响能否卷舌的性状)

2.(2019·济宁高三模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荧光点点是夏季一道优美的风景。已知萤火虫的体色红色(A)和棕色(a)是由2号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萤火虫的发光需要荧光素、荧光素酶以及ATP等多种物质,其中ATP主要在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具体的生物膜结构)产生,其发挥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键水解,释放能量。

(2)某同学将红色萤火虫与棕色萤火虫进行杂交,子代萤火虫中没有出现棕色,但出现了一种新性状黄色,且黄色331只、红色336只。筛选出黄色雌雄萤火虫随机交配。其后代中没有红色萤火虫,黄色和棕色的数量比约为3∶1,分析出现此结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只有基因B存在时,上述体色才能表现,否则表现为黑色。现有红色萤火虫与黑色萤火虫杂交,F1中红色∶棕色=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判断基因B、b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现从亲本、F1和黑色(aabb)萤火虫中选取实验材料,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线粒体内膜 (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

(2)控制体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红色基因>黄色基因>棕色基因(或红色基因对黄色基因是显性,黄色基因对棕色基因是显性,答出显隐关系即可)

(3)AaBB和Aabb

①取F1中红色萤火虫与黑色(aabb)萤火虫进行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a.若子代表现型为红色∶棕色∶黑色=1∶1∶2,则基因B、b不在2号染色体上 b.若子代表现型为红色∶黑色=1∶1或棕色∶黑色=1∶1,则基因B、b在2号染色体上(a、b顺序可颠倒)

3.果蝇的灰身、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长翅、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25 ℃环境中培养可发育为长翅果蝇的幼虫,如果在35 ℃环境中培养,成体为残翅。现有两只果蝇杂交,将F1幼虫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在25 ℃环境中培养,成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1和图2所示。乙组在35 ℃环境中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a和B、b两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________定律。 (2)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F1中黑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乙组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4)为检测F1中灰身长翅雌果蝇(X)的基因型,让其与________(写个体来源及表现型)雄果蝇杂交,若F2幼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X果蝇为纯合子。

(5)由以上分析可知,生物的表现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解析:(1)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仅考虑体色,根据甲组成体雌性和雄性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均为3∶1,可判断双亲相关的基因型均为Aa;仅考虑翅形,根据甲组成体雌性和雄性中长翅与残翅的比例均为3∶1,可判断双亲相关的基因型均为Bb。因此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Bb。(3)AaBb×AaBb,F1中黑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乙组在35 ℃环境中培养,仅考虑翅形,成体均表现为残翅,故乙组表现型为灰身残翅和黑身残翅,纯合子所占比例为4/16=1/4。

(4)检测F1中灰身长翅雌果蝇(X)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方法,让其与甲组中黑身残翅雄果蝇杂交,若F2幼虫在25 ℃环境中培养,成体全为灰身长翅,则X果蝇为纯合子。(5)生物的表现型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

答案:(1)基因的分离 (2)AaBb、AaBb (3)aaBB或aaBb 灰身残翅和黑身残翅 1/4 (4)甲组中黑身残翅 在25 ℃环境中培养,成体全为灰身长翅 (5)基因和环境共同

4.研究人员对荞麦的若干性状进行了研究,包括花果落粒性、瘦果棱形状、花药大小等性状,已知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都不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选择两株纯合荞麦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自交得到F2,实验结果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性状 花果落粒性(落、不落) 瘦果棱形状(尖、圆) 花药大小(正常、小) 母本 不落 圆 正常 父本 落 尖 小 F1 落 尖 正常 F2(共320株) 落∶不落=240∶80 尖∶圆=238∶82 正常∶小=183∶137(9∶7) (1)由实验结果可知,上述三种性状中,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荞麦群体内,与这三对相对性状有关的表现型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F2的植株中,花果落粒、尖棱、正常花药的植株占________。

(2)仅考虑花药大小这对性状(相应的基因用A/a、B/b、C/c……表示),父本、母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F2的小花药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如果让F2的植株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理论上有________株。

(3)从F2中随机选择一株正常花药植株与一株小花药植株杂交,杂交后代全部是正常花药植株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F1自交所得F2中的相关性状分离比为3∶1可知,花果落粒性、瘦果棱形状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根据F2中的相关性状分离比为9∶7可知,花药大小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与这三对性状有关的表现型有2×2×2=8(种),相关基因型由四对基因构成,共有3×3×3×3=81(种)。由题表可知,花果落粒、尖棱、正常花药均为显性性状,在F2中花果落粒、尖棱、正常花药个体占(3/4)×(3/4)×(9/16)=81/256。(2)花药大小由2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A_B_个体表现为正常花药,其他基因型个体表现为小花药,根据F2的相关性状分离比为9∶7,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则父本、母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F2的小花药植株中纯合子有三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故F2的小花药植株中纯合子占3/7。F2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基因型有AABB(1/16)、A_bb(3/16)、aaB_(3/16)、aabb(1/16),共占1/2,因此,F2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理论上有320×(1/2)=160(株)。(3)从F2中选择一株正常花药植株与一株小花药植株杂交,杂交后代全部为正常花药植株的杂交组合有以下几种情况:AABB(1/9)与小花药植株中任意一种

类型、AABb(2/9)与aaBB(1/7)、AaBB(2/9)与AAbb(1/7),故杂交后代全部是正常花药植株的概率为1/9+(2/9)×(1/7)+(2/9)×(1/7)=11/63。

答案:(1)花果落粒性、瘦果棱形状 8 81 81/256 (2)aabb、AABB 3/7 160 (3)11/6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知识整合】

1.辨明X、Y染色体“三种”不同区段

2.牢记“两类”仅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3.理清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4.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技巧

2020高考生物二轮考前复习方略课标版讲义:专题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ovdz899v14i6jo0x1m776vac3ljqt012dq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