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体验】
1.(2019·高考全国卷Ⅰ)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解析:选C。控制宽叶和窄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宽叶对窄叶为显性,含基因b的花粉不育,可推出不存在窄叶雌株(XbXb),A正确。宽叶雌株中有纯合子与杂合子,杂合宽叶雌株作母本时,子代雄株可为宽叶,也可为窄叶;纯合宽叶雌株作母本时,子代雄株全为宽叶,B、D正确。当窄叶雄株作父本时,由于含基因b的花粉不育,故后代只有雄性个体,C错误。
2.(2019·高考江苏卷改编)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B、X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Ⅰ-1、Ⅰ-3为M型,Ⅰ-2、Ⅰ-4为N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LMLNXBXB B.Ⅱ-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 C.Ⅱ-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Ⅲ-1携带的Xb可能来自Ⅰ-3
解析:选C。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系谱图,Ⅱ-1为红绿色盲患者(XbY),可逆推出Ⅰ-2的基因型为XBXb,则Ⅱ-3关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可能为XBXb或XBXB,据题干Ⅰ-1、Ⅰ-2关于血型的基因型分别为LMLM、LNLN,则Ⅱ-3关于血型的基因型为LMLN,综合分析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LMLNXBXB、LMLNXBXb,A错误;Ⅰ-3、Ⅰ-4关于血型的基因型分别为LMLM、LNLN,故Ⅱ-4关于血型的基因型为LMLN
,为MN型,B错误;只考
虑红绿色盲,Ⅰ-1的基型因为XBY,Ⅰ-2的基因型为XBXb,故Ⅱ-2是红绿色盲携带者的概率为1/2,C正确;Ⅰ-3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无法传给Ⅱ-4,因此Ⅲ-1的红绿色盲基因不能来自Ⅰ-3,D错误。
3.(2017·高考全国卷Ⅱ)人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回答下列问题:
(1)用“”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病情况。
(2)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小女儿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
(3)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________;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________。
解析:(1)联系教材红绿色盲症家系图的绘制,由题中所给信息即可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2)假设用H、h表示与血友病相关的一对等位基因,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由该家系的系谱图可知,母亲的基因型为XHXh,大女儿的基因型为XHXh,小女儿的基因型为1/2XHXh或1/2XHXH,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1/2)×(1/4)=1/8;若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即小女儿的基因型为XHXh,则小女儿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XHXh)的概率为1/4。(3)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0.01,由于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所以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Xh)频率为0.01,正常基因(XH)频率为0.99,所以女性群体中携带者(XHXh)的比例为2×1%×99%=1.98%。
答案:(1)
(2)1/8 1/4 (3)0.01 1.98%
本部分在高考中属于热点和高频考点,主要体现在伴性遗传的特点、类型及传递规律、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遗传系谱图的分析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难度适中,强化相关知识的归纳与整合并加强针对性训练是备考关键。
【题组模拟】
1.某药用植物是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2N=46),其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宽叶与窄叶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对该药用植物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测________条染色体。
(2)某海岛上一大型该药用植物的窄叶种群中,偶然发现一株雌性宽叶植株,若已知该变异由一个基因突变引起,则该突变属于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为探究该突变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让该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得到F1,选F1中________植株作父本,________植株作母本杂交得F2,观察F2的叶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若控制其宽叶和窄叶的基因(用A、a表示)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现利用人工诱变的方式使某窄叶雄株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获得一株宽叶雄株,该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现利用该种群中宽叶或窄叶雌株和上述宽叶雄株进行杂交,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依据其子代幼苗叶的宽窄区分雌雄。
解析:(1)该药用植物是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共46条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22对(44条),性染色体1对(X、Y或X、X),因此对其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要测22+X、Y染色体上所有的基因,因此要测24条染色体。(2)由于只有一个基因突变,所以该植株是杂合子,表现出来的叶型为显性性状,即宽叶是显性性状,该突变属于显性突变。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判断相关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应选用隐
性雌株和显性雄株进行杂交,题中只给出了宽叶(显性)雌株和窄叶(隐性)雄株,所以先让该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得到F1,选F1中宽叶植株作父本,窄叶植株作母本杂交得F2,观察F2植株叶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F2中雄株全为窄叶,雌株全为宽叶,说明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子代雌雄株中均有宽叶和窄叶,说明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3)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宽叶雄株基因型为XAYa或XaYA。现利用该种群中宽叶或窄叶雌株和上述宽叶雄株进行杂交,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XAYa与XaXa,其后代 XAXa(宽叶)和XaYa(窄叶),可依据其子代幼苗叶的宽窄区分雌雄;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XaYA与XaXa,其后代为XaXa(窄叶)和XaYA(宽叶),也可依据其子代幼苗叶的宽窄区分雌雄。
答案:(1)24 (2)显性 宽叶 窄叶 后代雌雄株皆有宽叶和窄叶 后代雌株全为宽叶,雄株全为窄叶
(3)XAYa或XaYA XAYa与XaXa或XaYA与XaXa
2.乌骨鸡具有药用、观赏等价值,乌骨鸡乌肤的品质与产蛋率均是在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研究发现,乌骨鸡肤色受隐性基因(d)和显性增色基因(B)的控制,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表所示。研究人员用川南常羽乌骨雄鸡(深乌肤)与白肤蛋鸡(浅肤)的杂交来研究肤色间的遗传关系及其杂交效果,F1中雄鸡均为浅乌肤,雌鸡均为深乌肤,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B_ZdZd(或ZdW) B_ZDZ(或ZDW) bbZZ(或ZW) --—-表现型 深乌肤 浅乌肤 浅肤 (1)乌骨鸡肤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F1中雌鸡与亲本川南常羽乌骨雄鸡回交,回交后代肤色表现型为________。让回交后代自由交配,后代雌鸡中深乌肤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这表明适当引入浅肤血缘后,仍可保持后代乌骨鸡的乌肤性状。据此初步推断,研究人员用川南常羽乌骨雄鸡(深乌肤)与白肤蛋鸡(浅肤)杂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选育出的439只纯合乌骨鸡进行肤色观察时发现,有4.3%的个体由初生时的深乌肤变成浅乌肤,而绝大多数鸡的肤色没有发生变化,保持初生时的乌肤性状。由此推测,乌骨鸡乌肤性状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据题中信息可知,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乌骨鸡肤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据题干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