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若:你。
(8)然:是的,表应答。 (9)所存:所在的地方。
(10)异哉:了不起啊。异:不寻常的。 (11)非徒:不但,不只。徒:仅仅 (12)为天下:治理天下。 (13)辞:谢绝。 (14)夫:发语词
(15)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这与牧马有什么两样。奚:何,什么。以:有。异:不同。乎:相当 于“于”、“与”、“跟”。 (16)而已:罢了。(17)稽首:叩头。 (18)去:除去,除掉。 (19)徒:仅仅(20)为:治理
译文:黄帝将要到具茨山去拜访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童子,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小童回答:“知道。”(黄帝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小童又回答:“知道。”黄帝
说:“这位童子,真是了不起啊!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小童推辞不说,黄帝又继续追问。小童说:“治理天下的道理,与牧马的道理哪里有什么不同呢?也只是去掉其中不好的马而已。”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牧童“天师”然后退去。 启示: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或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或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等等)
4.金壶丹书、
原文:景公①游于纪②,得金壶,乃发③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④,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⑤言!食鱼无反,则恶⑥其鳋⑦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⑧不远也。”晏子⑨对曰:“不然⑩。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17),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18),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何鄙?也,不亡何待乎?” 注释:
1 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
2 纪:原是春秋时期一个诸侯国,后为齐国兼并。 3 发:打开。
4 反:同“翻”,翻转。 5 若:代词,这个,这样。 6 恶:讨厌。
7 鳋(sāo):鱼腥味。 8 道:路程。
9 :名婴,春秋时齐国的国相,着名政治家和外交家。
10 不然:不是这样的。然:这样的。 11 驽马:劣马。
12 不肖:没有才能的人。 13 何以:为什么。 14 闾:里巷的大门。 15 鄙[2]?:庸俗,浅陋
16.选自《》: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散文着作。 17.书:现指言语 18.道:治国之道 翻译: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得到一个金壶,就打开一看,里面有红笔写成的文字:“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不要乘坐劣马。”景公说:“有道理!就像这样说的!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晏子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让没有才能的人在国君身边。”齐景公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晏子回答说:“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我听说:‘君子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