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业剖析要点(2018.11.15)
1.本专业近三年的学生名单 2.本专业本学期各班级的课程表 3.本专业本学期各年级的教学进程表 4.本专业教师队伍登记表(包括专任、兼职、兼课和企业导师) 专业名称 开设时间 剖析指标 关键剖析要素 要点说明 佐证材料 1.1专业设置与定位 专业名称规范、科学;专业设置的针对性、灵活性、适应性;合作企业或社会用人单位参与专业建设。 1.1.1本专业的申报材料(含新增专业自查报告、人才需求分析报告、人才培养方案、新增专业动态数据库信息表) 1.1.2近三年本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活动记录(含专业建设意见记录、会议业建记录、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审核意见等原始材料) 1.1.3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及本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资料 1. 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 1.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专业建设规划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得力;能辐射带动相关专业发展。 1.2.1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 1.2.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过程材料及佐证材料(分年度、校企合作材料等会议、文字、图片等材料) 1.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3.1近三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知识、能力、1.3.2近三年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素质结构合理;把工学结合作为1.3.3 2017 -2019学年各专业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情况报告(2014级、2015级、改革的切入点,充分体现实践性、2016级各一份) 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 1.3.4订单班等校企合作班级开设、现代学徒制等情况及佐证材料 1 / 5
2.1.1“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2.1.2专业带头人基本情况简介(各种社会兼职、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取得的各种具有社会和行业企业影响的成果等),反映专业带头人影响力的各种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专业佐证材料 骨干教师;专任教师队伍数量足2.1教学团队结2.1.3专业师资队伍基本状态统计表(含兼职教师,学历、职称、职业资格够、结构合理;聘请了行业企业构、素质与水平 证等信息)及等复印件和佐证材料; 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2.1.4兼职教师基任课情况统计表和佐证材料; 教师,担任实践课程指导和教学。 2.1.5本专业教师队伍分析(生师比、结构、专业技能等) 2.1.6近三年本专业专任教师进修和到企业锻炼情况一览表及佐证材料 2.1.7 近三年本专业专任教师参加竞赛获奖情况登记表及证书复印件 2.2.1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实践教学注意事项等材料) 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教学需2.2.2本专业校内实训室登记表及实训室设备清单 要,管理制度完善、经费有保障、2.2.3本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统计表 运行正常;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2.2.5近三年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过程性材料(学生实践教学安排、考勤原地,能满足学生专业实训和半年始记录、保险情况、集中教学、考核资料等) 顶岗实习的需要。 2.2.6近三年本专业实践教学经费计划与使用情况记录表( 含实训室建设经费、竞赛经费、实训耗材经费等) 日常教学经费能保证正常教学;每年投入足够的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 选用优秀新版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和体现“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专业图书资料充足,建设和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2.3.1近两年本专业建设与改革经费登记表 2.3.2近两年本专业经费预算及使用明细表 2.4.1近三年本专业各学期教材使用情况一 览表 2.4.2近三年本专业校企合作开发和使用的校本教材一览表 2.4.3本专业图书馆藏书情况统计表(含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 2. 教学基本 条件 2.2实践教学条件 2.5经费投入 2.6教材与图书资料 2 / 5
3.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 把工学结合作为改革改革的切入点,充分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 3.1.1近三年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1.2近三年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说明 3.1.3本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共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实施措施情况综述合 3.1.4近三年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含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安排、教学任务汇总表)表1、表2、表3 3.1.5当学期本专业总课表(教师、班级、场地课表) 3.1.6企业订单学生一览表及与学生签订的三方协议 3.2.1本专业课程标准汇编(专业课) 3.2.2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或岗位标准 3.2.3本专业典型课改案例材料(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 3.2.4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登记表及职业资格证复印件 3.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3.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3.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能较好地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 3.3.1 专业核心课的项目及任务清单 积极探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3.3.2 近两年教师的授课计划及教案(教学文件管理系统) 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3.3.3近三年专业课考试资料建设情况(包括考试试卷、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广泛运用“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学生成绩登记表及试卷质量分析报告等) 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多样:3.3.4近三年教师学年教学总结(纳入教师教学档案) 考核方式灵活、恰当。 3.4.1本专业各实训基地实训项目(课程)开出项目及学期使用率一览表 3.4.2近三年本专业课内实践教学各环节教学资料(实训指导书、纸质版实训报告、成绩记载表) 3.4.3近三年本专业集中实践教学周各教学环节教学资料(实训指导书、纸质版实训报告及成果、成绩登记表、教师工作记录等) 3.4.4近三年本专业“专业岗位职务能力”企业实践教学培养各环节教学资料(《“专业岗位职务能力”企业实践教学培养实施方案、企业导师指导记录、实践教学管理系统资料完整、集中教学、“三方”协议书、保险等材料 3 / 5
3.4实践教学 积极探索校企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的实践教学模式,保证校内外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与融通:实践教学制度措施得力,各环节落实到位,质量有保障。 3.5产学研结合 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重视教师科技开发和服务能力的培养: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及为社会技能培训、服务等开展良好,效益明显。 各级教研教改课题及成果;科研项目及成果;质量工程建设等其他成果。 3.5.1本专业开展产学研工作的相关制度 3.5.2近三年专业产学研合作项目一览表 3.5.3近三年本专业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登记表及佐证材料(培训合同或委托书、方案或课表、支付凭证、签到表;服务协议、到款额等) 3.6.1近三年本专业教师承担教研教改课题情况登记表及相关资料 3.6.2近三年本专业教师承担科研项目及成果登记表 3.6.3近三年本专业质量工程建设情况登记表及相关资料(含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开放课程) 3.7.1专业“三段式”培养标准和教学课程标准 3.7.2近三年专业实施质量监控过程性材料(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信息材料、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材料、教学检查(期初、期中和期末)资料、教师评学情况资料、学生评教情况资料、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资料) 3.7.3近三年应用教学质量检查结果评定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结果汇总 3.7.4实施“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制度” 的有关佐证材料(含教学部内部听课评课、说专业、说课程等材料) 4.1.1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文化科技活动情况登记表 4.1.2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学生社团资料(含学生加入社团情况一览表、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一览表) 4.1.3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参与职业技能竞赛情况登记表及相关资料 4.1.4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统计表、登记表及职业资格证复印件(3.2.4) 4.1.5学生创新创业典型材料(包括具体项目、项目培育过程、参赛参展、专利申请及取得的成效) 3.6教研教改成果 3.7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教学管理制度完备、机构健全、教学基本文件齐备、教学档案规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健全,运行有序;建立了有效的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制度。 4. 人才培养工作质量 4. 人才培养工作质量 4.1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 学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专业技能竞赛普及率高,对专业带动作用明显;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高、等级比例合理、与专业契合度高。 4 / 5
4.2学生满意度 随机调查本专业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 近两年录取新生报到率;近两年学生就业质量;近两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和优良率。 4.2.1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相关材料(含问卷样本、问卷发出数量与收回数量等材料) 4.2.2近三年专业课教学的学生评教资料 4.3.1近两年本专业录取新生报到率(含录取名册、新生名册) 4.3.2近两年本专业学生就业质量(含就业率、对口率、起薪等)统计表 4.3.3学生就业情况登记表 4.3.4本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综合评价的称职和优良率统计表 4.3.5近两年学生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 5.1校企共育建设成果材料 5.2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成果材料 5.3专业与课程建设成果材料 5.4师资队伍建设成果材料 5.5教学管理成果材料 5.6社会服务成果材料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线,各专业可在以上六个方面整理一项以上特色或创新的成果性材料,支撑某一方面的特色或创新,需要有标志性成果、成果的培育措施以及该特色或创新点对人才培养的贡献。) 4.3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声誉 5.特色或创新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体现出的特色;较好地解决了同类专业在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专业剖析方法和步骤 1.由专家组和学校共同确定1-2个最能体现学校建设理念、建设思路、建设水平的专业进行重点剖析。 2.听取专业带头人汇报(不超过20分钟)。
3.根据需要查阅相关资料。针对剖析指标和关键要素,若遇到不清楚或信息量不够的问题,可查阅或索要相关信息的原材料。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4.分别召开专业教师和学生座谈会。 5.对部分学生、教师进行深度访谈。 6.根据需要进行听课和说课。
7.根据需要实地考察专业实训条件。 8.填写《专业剖析情况汇报表》。
5 /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