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已知气体溶质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水的体积和溶液的密度,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先运用n=V(气体)/22.4L.mol-1,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运用V(溶液)=m/ρ求出溶液的体积。
3. 计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需根据溶质的电离方程式,算出离子的物质的量。 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C=1000ρw/M按此公式换算即可 三、溶液稀释或混合的计算
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的公式或溶质的质量不变的公式计算有关问题。
四、HCl、NH3 等气体经喷泉实验所得溶液浓度的无数据巧算方法: 令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1L(不论溶液是否充满烧瓶)喷泉后溶液体积亦为1L,故c=1/22.4mol.L-1为恒值;但w不为恒值,可根据气体摩尔质量、溶液密度来进行计算。
【例3】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 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C. 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 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错误分析】由于要配置480mL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因此需要溶质的质量为:(1)若溶质为硫酸铜,则0.48×160×0.1=7.68g,因此选择A选项;(2)若溶质为CuSO4.5H2O,0.48×250×0.1=12.0g;因此选择B选项。
错误原因:(1)没有注意容量瓶的规格和特点。由于容量瓶为容量500mL,且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标线),因此只能用该仪器配制500mL的溶液;(2)配制溶液时,所得的体积应该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加入的水的体积。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易错点点睛】要配制500 mL 0.1 mol/L的CuSO4溶液需CuSO4 0.05mol即胆矾:0.05 mol×250 g/mol1=12.5 g,CuSO4为8 g,所需溶液为500 mL,而不是加水的体积为 500 mL,故A、B、C都不对。
【4】 在相同温度时,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和Q2: 2H2(气)+O2(气)= 2H2O(气)+Q1 2H2(气)+O2(气)= 2H2O(液)+O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Q1>Q2 B.Q1=Q2 C.Q1<Q2 D.Q2=2Q1 【答案】 C
【解析】 由于物质呈现哪一种聚集状态是跟它们含有的能量有关的,所以为了精确起见,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才能确定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根据物质由气态变成其液态会放出热量,可推知在压强为1.01×10Pa、温度为25℃条件下所测得的数据是Q2>Q1,应选C为答案。
【易错点点睛】误选A为答案,是由于把Q2与Q1的大小搞颠倒了,造成了失误。 【5】经测量a滴水的体积为b mL,则1滴水中所含的分子数为 [ ]
5
【答案】B
【解析】根据下列相关概念间的联系:
【易错点点睛】 出现误选D,是由于误将a滴水中所含的分子数当成了1滴水中所含的分子数,导致失误。
【6】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密度比为16∶11 B.密度比为11∶16 C.体积比为1∶1 D.体积比为11∶16 【答案】 AD
【解析】 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知只要能求出SO2和CO2的物质的量,就可以求出物质的量之比,即体积比。
选D为答案。
有了质量和体积比,可以根据单位体积的质量即密度,找到二者的
【易错点点睛】
误区,是由于未认
真审题,将“等质量”看成了“等物质的量”,导致失误。出现③误区,是由于只考虑了体积比,未考虑质量、体积与密度的关系,导致失误。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0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0 B.在常温常压下,1 mol Ne含有的原子数为N0 C.71 g Cl2所含原子数为2N0
D.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答案】BC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决定取舍,便可走出误区。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的物质的量不是0.5 mol,所以含有的分子数不是0.5N0,弃之。B.在常温常压下,1mol Ne含有的原子数为N0,物质的量不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所以B选项是正确答案。C选项 71 g Cl2是1 mol Cl2,所含原子数为2N0,所以C选项是另一个正确答案。D选项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相同,符合阿伏加德罗定律,但单质分子中所含原子数就不一定相同了。如: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O2,H2等是双原子分子,臭氧(O3)是三原子分子等。所以D选项不正确,弃之。
【易错点点睛】错选 ①A,②D。出现①误区,是由于审题时,没有注意“在常温常压下”,不是“标准状况”,导致失误。出现②误区,是由于没有注意气体单质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可以不同,导致了失误。
【8】 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气)溶于1000 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
【答案】D
【解析】 本题可以巧解,也可以用公式法求解。
思维敏捷的同学可根据质量除以密度等于体积,且得出的体积是cm,需换算成L,必须除以1000!迅速确定D选项为答案。而误选C,恰是忘记了把cm换算成L所造成的,所以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单位。
如果不能巧解,可按公式法求解:
3
3
【易错点点睛】如此按部就班地求算,虽可走出误区,但费时较多,希望同学们能通过选项提供的表达式,直接选取分子上有“1 000”的D选项为答案,这样将缩短答题所需时间,为思考其他试题创造条件。为提高全卷成绩赢得宝贵的时间。
【9】300 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 g溶质。现欲配制1 mol·L 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A.1∶4 B.1∶5 C.2∶1 D.2∶3 【答案】 A
【解析】 关键是基本概念清楚,审题仔细,便可走出误区。具体说,边读题,边在草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