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乱迭替的刘宋王朝
自西晋司马氏代曹魏而立,未几,北方匈奴、鲜卑、羌、氐、羯等少数游牧民族趁中原王朝内部纷争,无暇外顾之际,纷纷群起割据,相互攻伐杀掠,前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终使司马氏失去在中原的政权,西晋灭亡,中国从统一又走向了分裂。继而晋皇室及一些士族权贵南渡建立了东晋政权,经过100余年的残延,也走向了消亡。此后,从公元420年至589年169年的时间里,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封建王朝,存在的时间都比较短,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较快的一段时期。对于周秦汉唐、对于宋元明清、对于魏蜀吴三国等等,或基于历史学习,或通过影视小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对于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等这些纷乱不已、历史相对较短的朝代,却知之甚少。南北朝时期的宋朝的建立,拉开了南北朝对峙、中华民族大融合时代的序幕。
始于受禅,终于禅让
宋,为中国历史上南北对峙的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公元420年(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六月丁卯,晋朝的相国、宋王刘裕受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于建邺即位称帝,国号:宋,史称“刘宋”。宋顺帝刘準于昇明三年(公元479年)夏四月辛卯,“天禄永终,禅让于齐”。至此,刘宋朝历四世八帝、59年而终亡。
刘裕积十七年之功,北伐南征,平南燕、灭后秦,讨桓玄、诛卢循,功高勋重,终受晋恭帝禅让而登基称帝,继承汉统,广有江南富庶之地,而与统一北方的北魏对峙。此可谓刘裕成功之处。
但是,宋武帝子孙不逊,为争皇位,喋血宫闱。兄弟相争、父子相残、叔侄相伐,猜忌疑虑,自剪枝干,虽枝繁叶茂、子孙繁盛,然自相残杀,终毁其根基,至使纷争叛乱不断,国家动荡不已。仅仅过了五十九年,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四月,宋武帝刘裕的曾孙——宋顺帝刘準,也重演了禅位的一幕——不过,这次是刘家天下禅让给了齐武帝萧道成。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世事因果轮回,果不谬也。
宋朝世系简表
姓名 谥号 庙号 年号/使用时间 公元 420~4刘裕 武皇帝 高祖 永初/3 22 在位情况 永初元年夏六月丁卯即位,三年五月癸亥崩,时年60,在位3年。葬初宁陵 永初三年五月即位,第二年改423~424 刘义符 营阳王 景平/2 424~4刘义隆 文帝 太祖 元嘉/30 53 454`~456 孝建/3 刘骏 孝武帝 世祖 大明/8 /457~元嘉三十年四月即位,永明8年五月崩,时年35岁,在位11刘义隆三子 第三代 元景平,景平二年夏五月,被废为营阳王,在位2年。六月被杀,年19岁。 元嘉元年秋八月即位,17岁。三十年二月元凶劭构逆,被弑,刘裕时年47岁,葬长宁陵。 三子 第二代 刘裕长子 第二代 第一代 承继 关系 世系 464 年 永光/1 刘子业 前废帝 景和/1 泰始/7 刘彧 明帝 苍梧 刘昱 郡王 太宗 后废帝 元徽5 泰豫/1 465 465~471/472 473~477 大明8年五月即位。第二年十一月被杀,时年17。 大明九年,即泰始元年十二月即位,泰豫元年四月崩,时年34,在位8年。葬于高宁陵 泰豫元年四月即位,年10岁,元徽五年七月,被杀,时年15,刘彧被贬为苍梧郡王。 升明元年七月即位,三年四月,辛卯,禅位于齐高祖萧道成。当年五月己未,殂于丹阳宫,时年十三,葬于遂宁领 刘彧三子 长子 刘义隆十一子 第四代 第三代 第四代 477~4 顺刘准 汝阴王 帝 升明3 79 第四代
起于微末,终受禅称帝
刘裕,生于晋哀帝兴宁元年癸亥三月壬寅(公元363年),彭城县绥舆里人(《宋书·卷一》为绥里),字德舆,小名寄奴,汉高祖刘邦弟楚元王刘交之二十一世后(《南史·卷一·宋本纪第一》校勘应为二十二世孙)。字德舆,小名寄奴,汉高祖刘邦弟楚元王刘交之二十一世后。其祖父刘靖,当过晋朝的东安太守,其父为郡功曹刘翘。刘裕少时,家境贫寒。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起,参加平定孙恩叛乱,以此起家,隆安五年,升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兼彭城内史。元兴三年(公元404)被推为反篡帝位的桓玄的盟主,聚义讨灭桓玄,义熙元年,斩杀桓玄及同党,兴复晋室。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刘裕北伐三齐,执慕容超于广固(南燕都城,今山东益都县西北),灭南燕。旋率军疾返南拒卢循、徐道覆大军,经数战而克之,二酋授首。继而,又先后平定了刘毅、诸葛长民、司马休之的谋乱,平定蜀地。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八月,率大军进攻关、洛,第二年九月,克复长安,灭后秦。
刘裕才能卓著,智勇过人。桓玄曾称之“人杰也”、“足为一世之雄”,并多方拉拢,为己所用。当有人劝桓玄防备刘裕、早点下手时,桓玄还说:我才平定了中原,没有刘裕不行,等平定了关中、陇西再说。
刘裕随着东征西讨,功劳卓著,功高勋重,其地位迅速上升。攻取洛阳,晋帝下诏,授相国,以十郡晋封刘裕为宋公。元熙元年,又进为宋王。二年(公元420年)六月,晋恭帝禅位,刘裕“为坛于南郊,即皇帝位”,是为宋武帝,改元永初。宋武帝即位后,于六月庚午日,立皇子刘义真为庐陵王、刘义隆为宜都王、刘义康为彭城王。八月,癸酉日,立王太子刘义符为皇太子。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五月癸亥得病死亡,时年六十七,仅在位三年。葬初宁陵,庙号高祖,谥号武帝。
《南史本纪一》中,称刘裕为“帝”,《宋书本纪》中称刘裕为“公”,何也?
俭素的皇帝
宋武帝“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未尝视朱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沈约《宋书卷三·本纪第三》)。
公主出嫁,宋武帝所给的陪嫁不超过二十万,也没有锦绣金玉。财帛都在朝廷,自己没有私藏。
刘裕没有发迹时,家里非常贫穷简陋,曾经去新洲砍伐荻以为生计,穿着用碎布补缀的衣袄。刘裕当皇帝后,亲手把这件衣服交给会稽长公主,说:“后世子孙如果有骄淫奢侈不节俭的,就拿这件衣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