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越来越重要。不管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部门,或者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等有关各方,都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并作为相应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的提高,还关系到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指导,它不仅是会计信息客观特征的总要求,也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的和重要的基础,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且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越来越普遍,会计信息失真必将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运用应对有效的策略,尽可能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工作质量,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正确有效的支持,真实的会计信息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小到一个单位,大到整个国家,会计信息真实与否,对经营决策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因此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分析和研究及其制止在会计信息失真的主客观原因,应该从头抓起,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1
1 会计信息的概述
1.1 会计信息的概述 1.1.1 什么是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指在经过加工或者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价值运动所产生的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法规,方法和程序,把他们加工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数据。具体地说,会计信息是指会计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产生的,为会计管理和企业管理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它包括:反映过去所发生的财务信息,即有关资金的取得,分配与使用的信息,如资产负债表等;管理所需要的定向信息,如各种财务分析报表,对未来具有预测作用的决策信息,年度计划,规划,金额等。会计通过信息的提供与使用来反映过去的经济活动,控制目前的经济活动,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 1. 1. 2 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这里所说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理解为会计信息的供给人和信息需求人。企业的会计信息往往是信息需求和信息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会计信息是联系投资者和企业及其管理层的重要纽带。投资者根据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企业管理层则通过披露会计信息传递企业的经营业绩、资源配置和财务风险等信息。投资人、债权人、政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是会计信息的需求方,他们与作为会计信息供给方的经营人员之间在经济利益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企业在对外披露会计信息过程中,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分离的,并且双方在取得各自利益的同时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即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种交换行为,因为会计信息是一种商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资源,会计信息对企业外部相关利益者决策及至整个社会资源配置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 1. 3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相分离的,由于所有者权利的不断弱化,经营者的地位日益上升,而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的唯一提供方,经营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一定的信息披露规范框架下,企业经营者应该或可以披露什么内容,以什么样的方式披露以及何时披露等方面,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而会计信息是企业所有者获得信息的唯一渠道。因此,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是企业所有者做出正确决策,充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也能够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从监管的角度看,它为政府通过市场了解经济资源配
2
置状况、实施监管提供了依据,以引导会计信息披露向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会计信息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实质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随着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国际化, 以及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内涵的日益复杂,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上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而重要的作用,概括如下:
1、会计信息能帮助投资者和贷款人进行合理决策。在市场经济环境里,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股东和债权人,无论是现在或潜在的投资人和贷款人,为了作出合理的投资和信贷决策,必须拥有一定的信息,了解已投资或计划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会计信息能评估和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动。企业内外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主要是为了帮助未来的经济决策,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其中主要内容侧重于财务预测, 如现金流量,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等。通常,预测经济前景应以过去经营活动的信息为基础,即由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关于企业过去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作为预测依据。
3、会计信息有助于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国家财政部门根据企业报送的会计报表,监督检查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税务部门通过阅读企业的会计资料,了解税收的执行情况。
4、会计信息有利于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企业将生产经营的全面情况进行搜集,整理,将分散的信息加工成系统的信息资料,传递给企业内部管理部门。企业管理者可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决策,采取措施,改善生产经营管理。 1. 2会计信息的质量 1. 2. 1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
何谓会计信息质量?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可得出不同的定义。根据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从用户使用角度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应是其满足需求者的程度;根据另一位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从生产者角度的定义,会计信息的质量应是会计信息产品符合会计准则(制度)规定要求的程度,这里的会计准则(制度)即是会计信息生产的“模板”;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1994年颁布的ISO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有关质量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应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 1. 2. 2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选择或评价可供取舍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标准,是财务目标的具体化。其主要功能是辨别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能有用或有助于决策。
3
(1)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所谓相关性是要求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即要求企业在收集、加工、处理、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要考虑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要求的不同特点,以确保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相关需要,按投资者、经营者、政府部门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形成一个会计信息流。 (2)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遵循会计要素定义的要求,使其在会计报表上所反映的各项会计要素均符合其质量特征,不能错误引导用户的判断,不能进行虚假的误导性的陈述,也不得有重大遗漏。 (3)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准确的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没有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会削弱,严重的还会贻害社会和广大公众,损害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会计报表的编制、报送要及时,即在会计年度终了较短时间内报送会计报表。
(5)会计信息的中立性
中立性是指“在信息中不存在企图取得预定结果或诱发特定行为的偏向”,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在生成过程中不受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支使或操作,不允许任何人为了某种目的歪曲会计信息,在客观的信息上附加某种主观色彩以满足特定信息使用集团的需要,即会计信息应公正地反映它意在反映的内容。 (6)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可比性是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其前后期会计信息保持可比,或两个不同的会计主体同一时期的会计信息保持可比。 (7)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有用性指决策有用性。决策有用性是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提供符合质量特征要求的信息是会计人员的基本任务。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