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42农业(2)-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6:42: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题: 农业(2) 教学时间: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了解我国科技兴农取得的成就。 教学重点: 我国农业在地区上的差异;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难点: 气候对农业分布的影响;影响农业的发展因素。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活动探究法、比较法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杨凌农业科技园区的视频):同学们观看视频后有什么感觉? 师:是的,新中国形成后,我国农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自然条件差异大,人口众多,农业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农业的发展条件。 生:和传统农业不同。 学生各抒己见。 新知探究 感知新知:见《自主学习》学生用书“预学先知”。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师:农业生产与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关系最为密切。同学们可以阅读教材第96页资料了解农业和自然条件的关系,回忆我国各地自然条件是否相同。 师:我国地形多样,气候复杂,构成了不同的自然条件,因此要把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最适合它发展的地区,这就是“因地制宜”。

师(展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模式图):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6页图片,初步了解在不同的地区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

师: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不仅要考虑自然条件,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需求、

[来源:Zxxk.Com][来源:学_科_网]

生活习惯等,这也是“因地制宜”的重要表现,下面同学们就分组探究教材第97页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完成教材第97页活动题。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B、C、D四地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你的理由。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禽、蛋生产,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师(精讲点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既要考虑自然条件,也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自然和社会的优势,取得最高的效益。 教师(承转):虽然我国农业地区分布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发展很快。下面我们一起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 二、走科技强农之路 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出现新的优良品种,生产方式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8页图文资料,分析什么因素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师:许多科学技术都应用于农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下面是几个示例:(教材第99页活动题答案)(1)无土栽培 ①无土栽培菊花:菊花无土栽培时,盆栽基质选用蛭石、珍珠岩、岩棉、陶粒、泡沫塑料、砂等均可。营养液的配方成分为每升水中含硫酸铵0.23克、硫酸镁0.78克、硝酸钙1.68克、硫酸钾0.62克、磷酸钾0.51克。 ②无土栽培西红柿:选用耐低温、弱光、丰产、抗病性强的品种浸种催芽,大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采用人工无土穴盘育苗法。按草炭:蛭石为3∶1的比例配好基质,每平方米基质中加入5千克消毒鸡粪和0.5千克蛭石复合肥,混匀后填入72孔吸塑盘,每孔一粒,上覆蛭石1厘米,盘下用塑料薄膜与土壤隔开。出苗前温度保持25~30℃,出苗后温度为白天20~25℃,夜间10~15℃。苗盘要保持湿润,长出3~4片真叶即可出盘定植,大约30天。 (2)农业生物技术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

①生物育种:生物技术用于育种是一种快捷、有效的育种方法。通过引入特定的基因,以改变动植物的品质。例如,在水稻中介入产生维生素A的基因,可以提高稻米的营养价值。袁隆平发明的超级稻,用的就是杂交技术。

②生物防虫:漳州是著名的花果之乡,也是闽台农业合作示范重点地区。针对漳州市果

蔬虫害问题,从2008年开始,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办公室等多个部门,邀请海峡两岸多位知名专家研发橘小实蝇生物防治技术、红蜘蛛生物防治技术、果树树势衰退和植物线虫生物防治技术,积极培训种植大户、农技人员,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3月,漳州市正式启动闽台(漳州)农业生物技术示范区建设,综合运用生物防治技术和产品,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师(精讲点拨):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较快,但是同发达国家仍然有巨大的差距,我们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还必须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等农业类型,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强国。 课堂小结: 我们结合原来学习的自然环境知识,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需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且将二者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选择出最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 布置作业:《自主学习 当堂反馈》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农业(2) 一、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二、走科技强农之路 教学反思: [来源:Z#xx#k.Com]

42农业(2)-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qa3u4x9ec6x2111f20r4n7xz5ee5l00bg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