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国际视觉电生理的发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16:37: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国际视觉电生理的发展

眼部生物电的研究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视觉电生理的先驱者是德国的生理学家Du Bois-Reymond,他于1849年在欧洲鲤眼的动物实验中,首先发现离体眼球的前后极间存在电位差,称之为眼静息电位(stand-ing potential)或角膜-视网膜电位(corneo-retinal potential),角膜侧相对后极部位为正,有数毫伏,这个发现开创了眼生物研究的新纪元。此后,眼生物电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也随之被发现。 Dewar和M’Kendrick于1876年,Kuhne和Steiner于1881年证实电压的主要位置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本世纪30年代末期,Miles和Leksell发现眼球是个偶极子,轴线和视轴或光轴基本一致,前后极之间电位差约为6mV。50年代初,Marg和Monnier将电极安置在受检眼两侧的皮肤上,当眼球转动时记录到眼静电位的改变,创造了无创伤的活体眼静电位检查法。Francois等 于1955年首次引进眼电图(electro-oculogram,EOG)试验。Arden等 于1962年提出一套较完整的临床EOG检查法和分析法,即先暗后明的检查顺序,规定眼球转动的角度和明适应阶段的照度,提出光峰电位(light-peak poten-tial),暗谷电位(dark-trough potential),光峰时间(light-peak time),暗谷时间(dark-trough time)和Arden比(Arden ratio)5项诊断指标,从而确定了视觉EOG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得到广泛应用

1875年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EVP)的开拓者Canton,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到间歇性闪光刺激可以在动物的枕叶皮层引起反应性变化。1934年Adrian在枕叶皮层上的皮肤电极记录到闪光刺激诱发的电反应,1947年Dawson将叠加技术应用于电生理记录,1958年Clark设计了平均反应计算机,很快被应用于诱发电位监测。1960年闪光VEP在临床应用,1967年Cobb推出图形VEP技术,Holliday把图形VEP应用于临床。

全球视觉电生理品牌有罗兰(德),国特(中),EDI(美),LKC(美),TOMMY(日),迈威(法)等

我国视觉电生理的发展

我国视觉电生理起步较晚,在60年代,我国现代眼科先驱陈耀真,毛文书,教授高瞻远瞩,在极差的条件下建设视觉生理室,开展视觉生理的研究,培养专业人才,在新技术时代,惯例要走一段迂曲的道路,仪器不同,操作方法各异,再加上经验不足等,可导致分析,结论悬殊,甚至错误。视觉电生理技术规范化,标准化,更重要的是同国际接轨。目前国内具有自主研发视觉电生理能力并完全达到ISCEV国际标准的仅有重庆国特视觉电生理,并在传统视觉电生理的基础上开发出传统+多焦视觉电生理,为我国的眼科学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搜索更多关于: 国际视觉电生理的发展 的文档
国际视觉电生理的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qe182ba7n03gjy5z8c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