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8-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附加题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9:57: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7.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中庸》的心法。

28.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冶有哪些指导意义。(6分)

28.研读“四书冶,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冶,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冶,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2017年语文Ⅱ卷(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靖康之祸,官书散失。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节选自吴澄《<临川王文公集>业序》)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答案】

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解析】

由“卑陋之士”“不满”“废”“所谓”“胡……?”可断句。

22.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__________(苏洵)、__________(苏轼)。(2分) 【解析】

老苏、大苏,苏洵、苏轼。

23.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临川集》在不同时期的命运。(4分) 【答案】

政和间,列于官书;靖康后,不再盛行。 【解析】

由“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靖康之祸,官书散失”得知。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D)(5分)

A.《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品评天下人物,认为当世只有自己和刘备可称英雄,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有了夺取天下的雄心。

B.《边城》里,第一个端午,翠翠在河边等爷爷,突然一阵害怕:“假若爷爷死了?”后来,爷爷在雷雨的夜里死去。死亡的阴影让小说笼上一层淡淡的忧伤。

C.《子夜》前三章用吴老太爷之死把军、政、工、商、学等各界人物聚拢到一处,为小说全景式反映中国社会面貌、剖析中国社会性质奠定了基础。

11

D.《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送哈姆莱特赴英国,实际是要借刀杀人,后来哈姆莱特识破了克劳狄斯的奸计,撕毁了给英王的国书,才得以脱险。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捕鱼时体会到大马林鱼仿佛也是他的朋友和兄弟,不过为了渔夫的尊严必须杀死它。这一矛盾具有扣人心弦的张力。 【解析】

A项刘备听后并未大喜,而是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表明曹操言中刘备心事,但刘备并未流露出大喜的心迹,也不是就有了夺取天下的雄心。D项不是撕毁了给英王的国书,而是哈姆雷特察觉后,在半路调换了密信,反而让英国国王杀死克劳迪斯的这两个特使,自己则跳上海盗船,回到丹麦。

25.简答题(10分)

⑴《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请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

①黛玉在行酒令时“失于检点”,宝钗私下提醒;

②宝钗教导黛玉要做女性“分内的事”,“看杂书不好”; ③宝钗关心黛玉的身体健康。

⑵《阿Q正传》中,未庄谣传革命党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祝福》里,鲁四老爷一见“我”就大骂其新党,但“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这两个细节共同传达出鲁迅什么样的观点?(4分)

①民众愚昧、落伍,无法理解新思潮及其运动的意义; ②新思潮及其运动脆弱、不彻底,无力走入民众的世界。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改)

12

26.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意。(6分) 【答案】

滞销的奢侈品: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却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畅销的牙膏:一时很受欢迎但艺术价值很低的作品。 【解析】

由“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体会出“滞销的奢侈品”的含意;由“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体会出“畅销的牙膏”的含意。

27.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3分) 【答案】

在新诗写作中,只应使用纯净的白话,而不应掺杂文言。 【解析】

要理解“纯净主义”的含意,它是谁之信条,主张什么纯净。由“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一句可知,因为这正是这类人的认为。

28.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6分) 【答案】

诗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文言使用得好,可以增强美感;文言与白话各有优势;艺术的精湛贵在调和不同的语言因素。 【解析】

要依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来答。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零散地分布在全文,需细心去发现,不可跳跃。

13

2008-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附加题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qz5s9fy884m0xd0pw4b4c2db011p100m60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